我们剖析了谁是理想的购买者,以及大客户的具体范畴,有了理想客户或者大客户,并不意味着结果就能自动实现,还要看客户的数量与结构如何。
购买者有两种定义,一个是个人,一个是单位。我们这里只讲第一种,即个人购买者。如果你的客户是单位,那么单位毕竟也是由个人组成的,可以合理参照。
购买者的数量和结构
做销售的人,最厉害的地方并不只是看其销售额,更要看他的业绩预测能力。
预测能力当然需要预测的依据,最直接的预测依据是什么?就是客户的数量与结构。
第一是客户数量
客户的数量理论上说,越大越好,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目标客户,也就是说,客户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在上一讲中,我们探讨了谁是理想的购买者,那就是挑选客户的一个重要过程。
销售人是从来不讲究维持的,销售人的使命就是增长,而增长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断开拓目标客户的数量,当然有效的方法还包括客户的分类和结构,我们下一个环节再讲。一千个客户与一万个客户,这对业绩的影响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销售人的第一要务就是拓展客户数量。
新客户来自哪个市场区域,什么领域呢?我们接触新客户的途径有哪些呢?有人为了掩饰拓展能力的不足,会尖锐地指出高质量客户的重要性,还可以列举很多的例子来证明这一点。这个讨论很有益,我们鼓励这样的讨论。
数量的重要性方面,我也举一个例子:
有一位销售人,仅仅靠一个客户就把自己推上了全公司销售冠军的宝座。可是好景不长,这位重要客户在一次意外中身亡,这是不幸的消息。正是这个消息,让这位销售冠军一下子跌到全公司最后一名,也因此离开了这家公司。
这是他在面试的时候告诉我的故事,并且他承诺在新的工作中,会纠正这个错误的销售行为。他现在才相信,一定数量的客户,是销售业绩的重要保证,不能把业绩的重任仅仅维系在一个人身上。
话虽如此,我却无意低估客户结构的力量,这也是这一讲的第二点,即客户的结构。
第二是客户的结构
客户的不同结构来自不同的分类方式,比如男女,年龄,收入,教育,所在区域,行为习惯等等,我们在这里讲一个常见的分类方法,即从两个维度来划分客户的不同类型:业绩贡献度、潜力大小。从这两个维度,我们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客户类型:
A. 高潜力,高贡献
B. 高潜力,低贡献
C. 低潜力,高贡献
D. 低潜力,低贡献
N. 新客户,潜力未知,贡献为零
除此而外,还有两类特殊的客户:
K. 专家,学术制高点
L. 行政管理者,负责市场准入
我们可以简单解释一下这几种客户的类型。先了解几个名词:
第一,潜力是什么意思?
潜力就是理论上可以带来的业绩,这个潜力可以变成我们的业绩,也可以变成竞争对手的业绩;可能已经给了我们,也可能已经给了对手,也可能还没有变成任何业绩。
第二,贡献是什么意思?
贡献可以是给我们的业绩绝对值,也可以是潜力占比,比如C类客户,低潜力,高贡献,这里的贡献解释为占比就更贴切。
第三,所谓专家与管理者,有时候是分属两个不同的人,有时候可能就是同一个人,当我们面对同一个人的时候,他们到底是专家还是管理者,要取决于我们所谈的事情,在什么范畴而定。
A类客户—高潜力,高贡献
就是理论上可以带来很多业绩,实际上也带来了很多业绩的客户,这些客户多半合作已久,了解很深,相互之间,没有什么生分,没有那么多客套,往往直来直去,毫不客气,甚至常常发生不愉快,但这些不愉快似乎很快时过境迁,合作依旧,对业绩并没有影响。
客户觉得你小气,给你贡献这么多业绩,却处处算计;销售人觉得这样的客户贪婪,老是拿其他人的慷慨来反衬自己的抠门,实际上我们已经尽力。与A类客户的合作,在外人看了如日中天,在当事人看来却处处危机。
B类客户—高潜力,低贡献
理论上可以带来很多业绩,但是我们已经失去了合作先机,让竞争对手拿走了大部分的业绩。接近B类客户的时候,对方满是提防之心,处处谨慎,态度疏远,语言冷漠。
对销售人的提议毫无兴趣,对产品的介绍漫不经心,甚至语言暴力。时间长了,销售人也自动远离,不再找不自在,索性让他们与竞争对手顺利合作去吧。
C类客户—低潜力,高贡献
常常都有人这样疑问,明明是低潜力,哪来的高贡献呢?这里的“高”,实际上就是指高占比,就如同向一个人借钱,对方如果有一千万,借你一万块,对他来说不多,但是实际上并不少;可是对于身上仅有一百块,却能全部借给你的人来说,一百块杯水车薪,却是对方的全部资产,这一百块就显得多,因为比例大。
一万块对于千万富翁,只是千分之一,而对于后者却是百分之百。从人性个角度,C类也许更值得珍重的朋友,但是对于销售人这个角色来说,只能在商言商,一百块就是一百块,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D类客户—低潜力,低贡献
这一类客户,似乎很好处理,放弃就是了。其实不一定,一方面要动态地看待周遭环境的变化,一方面也可能是基于我们对客户的无知,把他们错划为D类,毕竟对他们的了解还是有限的,给予的注意力不多的时候,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产生误判。
N类客户—新客户,潜力未知,贡献为零
新客户,和B类客户差不多,敏感,多疑,难以接近,特别容易低估他们的潜力和价值,接近他们特别需要心理力量,这让那些心理能量低的销售人敬而远之,于是新客户就是永远的新客户,甚至不把他们放进“雷达屏”之内,除非管理需要。
K类客户—专家,学术制高点
这类客户影响力以及影响范围可能很大,但是实际贡献未必,尤其对于短期的业绩,可能没有很大的贡献,这类客户让销售人敬,却很难亲近。
这类客户,如果没有公司的战略资源,往往管理不好。而战略资源的拥有者,往往不是销售人,可能是公司高层,或者营销部门,或者其他战略部门。
L类客户—行政管理者,负责市场准入
行政管理者何许人也?典型的形象是怎么样的呢?
如果你出门停车,那么管理停车位的人,就是典型的管理者。他们也许没有什么影响力,也许没有那么专业,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把持在那个位置,你就是进不去。给点小恩小惠能否让行?未必,为什么?
因为他们是一个复杂思维模式。为什么管理者需要复杂的思维模式?因为他们的可替代性太强,为此他们必须八面玲珑,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能保持各方的平衡。任何试图打破平衡的举动,都可能被视为破坏者加以镇压。这样的人,一旦安全感不是问题,那么随便一个弯道口就可能变为寻租点,滋生违规行为。
回头想想,如果按照这样划分,你的每一类客户的占比多大?这个占比就影响将来的业绩,管理客户的结构,就可以管理将来的业绩。
当然还要看市场准入的节奏,包括注册,价格,招标,采购目录,或者供应商目录的情况等等,同时也要检查是否有一些特殊的准入途径,或者特殊的障碍等等。这都是影响预测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