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全国心力衰竭日】认识心衰 早诊早治


      11月26日,“全国心力衰竭日”来临之际,今天我们来谈谈心力衰竭。普通百姓对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常见病非常熟悉,但大多数人对心力衰竭的概念却了解得很少,对心力衰竭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都极低。心力衰竭是导致65岁以上患者人群住院的首要原因,患者长期预后差,5年生存率小于50%,致死率是乳腺癌肠癌等晚期癌症的2-3倍,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心衰

心衰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心衰(心力衰竭的简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心衰的凶险之处在于其常常表现出与其它疾病相似的症状。据估计,中国心衰患者应在1000万左右。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心力衰竭的长期预后不良,男性5年存活率是25%,女性是38%。在过去40年中,由于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

      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逐渐走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逐渐走高,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频率明显增加,导致这些疾病的下游-心力衰竭的发生明显增加。最近病房就收治不少由于血压骤然升高,导致的急性左心衰竭和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缺血和梗死导致的心力衰竭



心衰的症状:


1、出现头晕、失眠、健忘等精神症状


      有些老年心衰患者可出现头晕、失眠、烦躁不安、幻觉、健忘、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精神症状。孙宝贵教授表示,这是因为老年人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及脑供血不足,当发生心衰后,脑缺血进一步加重,从而出现上述精神症状。由心衰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所致的脑代谢异常,也是重要原因。如不注意鉴别,很容易被误诊为老年痴呆症、脑卒中或脑疾病等疾病。因此,有此类症状的老年人应考虑心衰的可能,并及早就医。

2、咳嗽、气喘等类似支气管炎的症状


       左心衰的老年患者最初可能仅有频繁干咳或胸闷、气喘等呼吸道症状。有些患者可在夜间突然被憋醒,呼吸短促,被迫坐起后症状才会逐渐缓解。由于很多老年人都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因而当心衰以呼吸道症状为突出表现时,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哮喘发作。心衰引起的咳嗽和哮喘症状与患者的体位关系密切,患者卧位时症状加重,坐(立)位时症状减轻,且症状常在夜间发作。

3、尿少、浮肿等肾脏病症状


      心衰患者由于心脏排血量减少,体循环淤血,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不足,因而出现尿少。心衰患者还可因为体循环的静脉压力升高而出现多从人体的下垂部位,如足踝、小腿等处出现水肿,而肾性水肿常常首先出现在面部。

4、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症状


      右心衰的老年患者可因体循环静脉压升高,导致胃肠道、肝、胆等内脏淤血,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还可因胃肠平滑肌缺血性痉挛而出现腹痛、腹泻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慢性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当老年人出现上述消化道症状时,切不可自认为是胃肠道疾病而擅自用药,应及时就诊,并详细说明是否还有其它症状,如下肢浮肿、尿少等,以便医师确诊。


心衰如何治疗:



       过去,心力衰竭治疗首选药物,药物治疗无效后才考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已成为与药物治疗平行的治疗方案。

       对于心衰治疗急性期主要是利尿、减轻心脏负荷为主,慢性期以改善心衰患者预后为最终目的。心力衰竭有发病率、患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特别是晚期心衰死亡率与恶性肿瘤相当,将心衰防控的关口前移,是防治心衰的重点。


心衰如何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心力衰竭病情变化快,有突然死亡的意外,因此心力衰竭的护理切记要严密观察病情。


2、饮食护理:心力衰竭的护理要采取低盐(钠)饮食,因为盐会让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浮肿从而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3、合理休息: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使机体耗氧减少、水肿减退。


4、注意防寒保暖:气候转冷时注意须加强室内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力衰竭

健康建议:

由于研究发现,每小时走2英里(相当与3.2千米)的成年人,心衰危险更低。每周锻炼消耗845卡路里(相当于1小时自行车运动),就能提高心衰生存率。与久坐的心衰患者相比,参与适度锻炼计划的患者,通过锻炼不仅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心输出血量,还可防止心脏扩大。

     因此,保持4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使心衰风险减少一半。这4种好习惯是:积极运动、保持身体活跃,戒烟,保持健康体重和适度饮酒。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