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赞!】自治区人民医院荣获中国最佳医院管理团队奖

自治区人民医院荣获中国最佳医院管理团队奖


于爱平:“这个奖项,是医院共同的荣誉。”




11月30日,于爱平书记很开心。

当天的19时05分,他带领着自己的“小伙伴”们——质管部主任雷韦、医务部副主任张艳敏和运营部副主任刘佳,在万众瞩目中,作为“众星成城”梯队中的第一团队,登上了第十二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中国最佳医院管理团队的领奖舞台,作为19个获奖团队之一,在全国各级各类医院中脱颖而出。


       这不仅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首次获此殊荣,更是新疆范围内首家获得这一荣誉的医院。


     “此次获奖,离不开我们医院党委班子、离不开我们团队、离不开我们医院每一位员工的共同努力。”一下领奖台,于爱平就先向此次随队的“小伙伴”们表示了谢意,可随即又提出了“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把医院做的更精、更好”的要求,言辞恳切间,眼角眉梢透出了浓得化不开的喜意,“这个奖项,是我们医院共同的荣誉。”


 “1346”品质工程 团队同心打造温度医疗


2015年7月,于爱平接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时隔不久,老院长退休。一下子,书记和院长的职责都落到了他一个人的肩上。

当时的医院,刚刚经历过规模化的高速扩张,既有高楼林立、患者满堂的欣欣向荣之姿,也存在医疗技术参差不齐、管理粗放,信息化科学管理体系亟待建设等问题。

        尽管困难与挑战并存,可于爱平有自己想要的坚守——打造一家好医院。到底什么才是好医院?于爱平曾无数次地问过自己,也给出过许多不同的回答。最后,他总结了“三好”——医院服务能力好、医疗质量控制好、患者满意评价好。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各科室不断拓展诊疗范围、提升技术难度,与国际一线接轨,又需要严控医疗质量安全、降低低风险死亡发生率、排查一切可能存在的隐患;既需要实现患者就医“物美价廉”,又需要保障医护及医院的合理收入……

这种看似矛盾却又对立统一的现状,却并未让于爱平放手,“我们想要让医院立足新疆、面向中亚、争做国内一流,就必须要放手一搏。”

面对即将到来的变革,叔本华的铭言说进了于爱平的心坎里——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宾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于爱平同样认为,“成功的前提,需要医院上下团结一心。”而且,这种团结协作,不能只浮于表面,而是要固化为内生动力,才能大力推动医院的发展。

“以人为本,服务先行,让医疗变得有温度。”于爱平的想法,得到了医院党委班子的全力支持。

2016年,于爱平及医院党委班子,以3年为期,创新性地提出了“1346”品质工程——将改善医务服务、强化医疗质量、打造医院文化内涵、增强医院运营效益等工作都作为医院工作重点,同步推进。希望通过三年的努力,将医院从原先粗放型的管理、发展模式,变成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精细的人性化管理。

2017年,在医院发展战略与实际情况不断吻合之际,于爱平所在的党委班子,又在“品质提升工程”的基础上,推出了“文明行医我参与”系列活动。

“首问责任制”,要求每一位医护都必须礼貌待患,尽职尽责;“假如我是一名患者”,要求医护通过换位思考,不断改善患者就医流程;“当好人,做好医生、好护士”评选,借助榜样的塑造,带动医者仁心的医院内环境;“听老专家讲故事”,通过老专家们的言传身教,将“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建院理念固化、传承。

没有大会小会的强调,没有严厉的处罚。医院党委想要营造的“温度医疗”,正是在这一系列活动之中,润物细无声地烙印在了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心中。


从零到一  创建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并向全疆推广

在不断打造精细化管理及人文氛围的同时,医院也将医疗技术提升、医疗质量监管作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既往大数据的基础上,于爱平带头和各个科室主任立下了权责同步的“军令状”,要求科室从临床技术到为患者的服务,必须一年更比一年好。

并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中心等全新的科室,为医疗质量的衡量制定出“硬杠杠”。

“成立这个科室为的就是,在全疆搭建首个临床能力的评价体系。”于爱平说,通过不断完善诊疗环节,减少诊疗漏洞,实现保障患者诊疗安全的终极目标。

“以前,同等级医院到底哪家好,同体系科室到底哪个牛,在新疆范围内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评价体系,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除了科研参照外,在很大程度上更像是源于感觉的‘概念股’。”在这一轮改革中,任职医疗质量管理中心主任的雷韦,是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医疗质量考核体系从零到壹的创立,是她要跨越的最大障碍。

根据既往学习和考察经验,在副院长陆晨的指导和协助下,雷韦决定从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MI(疾病难易程度评估)和低风险死亡率入手。并在全院开展质量管理工具的培训,利用PDCA(将质量管理分为4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除了常规的结果管理,我们更注重过程的管理,使得关卡迁移,防止漏洞的发生。”医疗质量管理中心在雷韦的带领下,对医疗行为的管控初见成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整个关卡前移的过程中,把医疗安全的一些漏洞堵掉,尽可能的不让医生发生错误,可防可控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

随着PDCA的推广,在全院员工的共同协助下,质管部对医院的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对过程中发现的漏洞进行改进。

“2016年至2017年,全院参与查漏补缺,已有200多个项目得到改进。”质控部质管科副科长吴元元说。

利用了两年时间,雷韦及其团队,为医院搭建出了三维立体式的评价体系。如今,这套体系已成为全疆各级医疗机构评价临床能力的“金标准”。

多方优化诊疗流程  着力打造临床路径及MDT质控标准

在质管中心主任雷韦率团队,为新疆各级医疗机构搭建出医疗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的同时,医务部主管工作的副主任张艳敏,则另辟蹊径,从优化门急诊就诊流程、拓展远程医疗范围、稳步提升日间手术数量及创建新疆区域内临床路径、MDT的制度、流程与质控标准入手。

为了优化预约诊疗流程,张艳敏带领团队经过调研、制定方案、优化流程,再与部门联动,线上、线下同步普及预约诊疗及预约检查的方式和便利,并将预约服务的推广融入到各个科室的患者回访中……

截止今年9月,医院门诊预约率已从2017年度的35.84%,提升到47%,较去年同期提高了5.13%。同时,预约检查也得到了持续的优化,以超声检查为例,患者超声排队登记等候时间已从年初的41分/人缩短至17分/人。同时,为了让患者能够享受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医院还大力推进日间手术及远程医疗工作。

截止目前,医院已开展日间手术724例,涉及106个病种。并于今年11月,成为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成员单位。并在今年与46家各级医院签订了医疗集团联合体,院内47个科室与138家医院的相关专业科室签订了专科联盟协议312份。

初步在新疆范围内建立了“基层首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格局。 

在布局分级诊疗的同时,张艳敏还将目标聚焦在推进基层规范临床路径、创建区域MDT质控标准之上。张艳敏坦言,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最难的是对“变异”和“退出”的理解。教会基层医疗机构,在临床路径中灵活变通,更恰当地完成临床路径,才能更好的实现让患者省钱、让医保经费合理支出的目标。

而相对于临床路径针对单病种患者的规范诊疗,MDT(多学科联合诊疗)则主要为危重及疑难患者提供服务。经过不断的调研与探索,如今,肿瘤、肺结节、眩晕等24个MDT小组已经开始在医院规范运转。

而张艳敏作为新疆医务部主任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则着手联合疆内多家医院,牵头着手制定适宜新疆本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标准操作手册……

面对各科室取得的成绩,于爱平心里是满满的感动,“我接任院领导至今已经三年零三个月,谢谢3年来,大家的付出与坚守。”他坦言,自己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又过于耿直,“对于好的,我会直接表扬,对于不好的,我会直接批评。”可是就是在这样的“磕磕碰碰”中,大家戮力同心,才让医院走出低谷,有了今日的成绩,有了同行的认可,“医院发展,没有局外人,将来我们会更好。”于爱平笑眯眯地说。

谈到医院的未来,于爱平又提出了“四个中心”建设,即疑难重症诊疗中心、临床科研科技创新中心、医学人才培养中心和医学人文中心的建设,他希望医院在既有的品质基础上,进一步强科室,做精品,更上一层,“医疗质量管理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文、图/健康报  夏莉涓

编排/王杨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