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这预示着未来的天气将更加寒冷。在这个季节,老人们开始感觉自己的膝盖好像“进了风”,上下楼梯时也觉得膝盖隐隐作痛,有些老人甚至都走不动道了,膝盖僵硬得就好像是机器没了润滑油,这时候老人常常会说“这老寒腿又犯了”。
“老寒腿”在医学上的定义很难界定,这些老年朋友提到的“老寒腿”通常是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朋友非常常见的一种退行性疾病,又称膝退变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关节周缘继发性骨质增生,临床表现以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弹响、僵硬及活动受限等为主,严重者会出现肌肉萎缩、膝关节畸形。因该病在寒冷的季节会加重,故民间又称之为“老寒腿”,本病归于中医学“骨痹”、“痹症”范畴,以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为内因,风寒湿邪侵袭及劳损为外因,《素问·痹论》篇就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因此在我们的日常调理中应做到祛邪补正。
1、改变生活习惯
①保暖:尽量穿着长裤,也可穿戴护膝,一方面可局部保暖,另一方面可预防膝部受伤,膝关节不可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或长时间接触冷水,避免风寒湿邪的侵犯。
②劳逸结合:避免关节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特别是膝关节屈曲超过90°位,应适当进行非负重下关节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调整和限制关节活动量,生活中不要过度搬提重物,避免长时间行走。
③保护膝关节:预防跌扑损伤,合理使用手杖、拐杖、护膝、弹性粘带等支具,增加关节的稳定性、保护膝关节。
④减轻关节负荷:避免关节过度负重,肥胖患者应优先减轻体重,可明显减轻关节压力,再辅以手杖、拐杖、助行器等。
2、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自古有之,古称为“导引术”,《中藏经》中也指出:“导引可逐客邪于关节”,现代研究表明功能锻炼能促进关节滑液的分泌,改善关节软骨对营养的吸收,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并能有效松解关节囊、韧带的粘连和挛缩,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力,改善下肢力线。膝骨关节炎的锻炼原则是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助,主动而不负重,先锻炼肌力,再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角度,切不可盲目锻炼,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因人制宜,循序渐进,而锻炼的效果贵在坚持。
①加强膝部力量锻炼
股四头肌对膝关节的稳定性极为重要,是膝关节功能性稳定的重要组织结构。股四头肌增强训练可增强其肌力,增加膝关节稳定性,改善其负重状态,恢复力学感受器的敏感性,并能促进局部静脉和淋巴回流。
(1)卧位股四头肌收缩锻炼。方法:平卧在床上,膝关节伸直,主动收缩股四头肌并绷紧(想象着将足跟抬离床面,但不抬离床面,可感受到大腿前侧肌肉绷紧),或者于膝盖后垫软枕,伸直膝关节,使足跟离开床面。每次收缩应坚持5-10秒,然后放松10秒钟,如此反复,20次为一组,每天做3-5组。
(2)卧位直腿抬高运动。方法:平卧在床上,膝关节伸直,勾脚,下肢肌肉收紧、绷直,抬高下肢使之与床成45度夹角,保持5-10秒,然后放松10秒钟,如此重复,20个为一组,每天做3-5组。如果双侧均有疾病,可以双膝交替进行,不要双侧同时进行。注意:腰椎有病变的患者尽量进行坐姿踢腿运动,不要做卧位直腿抬高运动,以免诱发或加重腰部疼痛。
(3)坐姿踢腿运动。方法:坐在床沿前或椅子上,可于膝下垫软枕,背伸直,端正坐姿,双眼目视前方,双腿并拢,大腿不动,慢慢抬高一侧小腿至水平位置,保持股四头肌紧绷,停留15-20秒钟,然后归位,再换另一只腿重复以上动作,两腿交替进行。若可耐受,可在踝关节处挂上半斤的沙袋或米袋,加强训练。
②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1)垂膝摆动屈曲练习。方法:坐于床边,床的高度能保证足部离地,患肢小腿下垂,缓慢地进行屈伸活动练习,尽量做到完全伸直和屈曲,必要时以健肢帮助按压患肢,增加屈曲活动度。
(2)压腿伸膝练习。方法:坐位或平卧位,患膝尽量伸直,以健肢帮助按压患肢,或膝上压以合适重量沙袋或米袋,增加伸膝活动范围,并可帮助松解后侧软组织张力。
若这些基本的保养措施仍不能缓解膝关节疼痛症状,老人朋友们就该接受正规的骨科治疗了,包括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遵循阶梯治疗的原则,根据关节炎所处的不同阶段、关节退变的严重程度、发病时间的长短,选择适合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供稿:福州市中医院骨伤科
经福州市中医院事业发展部综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