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什么是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力

“执行力”是个老话题,但究竟什么是执行力,如何理解执行力?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人往往把“执行”当成了“执行力”,两者混为一谈,有失偏颇。从接受任务、执行任务、执行结果三个阶段来解读“执行”和“执行力”,两者决不能等同。

一、执行

“执行”从字面上看仅仅是个动词,但在工作实践中,“执行”往往指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1、接受任务——搞明白,弄清楚

要执行一项工作任务,第一步就是接受任务。接受任务就是对任务的知晓、了解、领会和把握,明白要做什么。接受任务的方式和途径通常有会议、文件、电子邮件、面对面逐级交代等几种形式。

接受任务是完成任务的前提,如果不能准确领会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后面的任务执行就会产生偏差,直接影响工作效果。经常有人说“执行力层层衰减”,这首先和层层领会把握任务不准有着直接的关系。

接受任务主要靠“听”和“看”,无论听从指示,还是阅读文件,都需要集中思想,认真领会,不能一知半解,盲目执行。上级开过会后,往往要求下级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吃透精神”;上级下达工作文件,也要求下级要认真学习,组织“解码”,都是同样道理。

那么,如何“贯彻”、“解码”和“吃透精神”呢?这一方面与个人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主观态度有关。就能力而言,会学习、领悟能力强、思路敏捷,就能准确把握,顺利地接受任务;在态度方面,如果对某项工作本身就有看法,思想比较抵触,或者情绪较为低落,此时接受任务,就不可能静下心来认真领会任务要求,自然就会影响接受任务的准确度,进而影响后面的任务执行。

2、执行过程——按要求,有步骤

一般来说,执行过程主要体现方法和手段、程序和流程。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时都是按照统一要求、步骤和方法实施,表现得按部就班,中规中矩,让怎么做就怎么做,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这只是执行,谈不上什么执行力。也有的人自我要求较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肯动脑筋,方法灵活,措施得力,追求质量,讲求效率,往往体现出较强的工作执行力。

程序和流程是执行任务过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各项管理活动都强调程序化,要求走流程。因此,执行工作任务要按流程走,按规定做,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图省事,擅自省略或跳过一些必要环节,否则即使表面完成了任务,实际上是大打折扣的。

3、执行结果——按时完成,减少差错

执行结果最原始、最直接的标志就是“完成任务”或“按时完成任务”,这里并没有强调好坏和优劣。事实上,执行结果往往通过质量、效率和完整度来体现好与差、优与劣。结果的好坏和优劣,也能反映出执行者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如一份报表,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了,表面上“完成了任务”,但其中的数据很可能就反映出工作执行的结果。数据差错率高说明不认真,工作态度有问题,或者数据来源本身有问题,要求和审核不严,或者数据计算有问题,工作能力不足。

工作标准决定结果。一个执行者,本身高标准、严要求,工作细致、严密,工作结果自然质量高、效果好;反之,自我要求不高,满足于完成任务、有所交代,工作质量可想而知。

二、执行力

执行力是建立在执行的基础上的,是执行的深化。执行力体现的是一种“度”,它往往能反映执行者的工作绩效、优劣程度。执行力同样也分接受任务、执行任务、执行结果三个阶段,但由于有“度”的要求,所以与“执行”相比,其工作质量和效果就会大为不同。执行力的强弱同时也反映出一个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水平,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1、接受任务——快速、准确、组织

较之执行,在接受任务阶段执行力体现的是“更快、更准确”,体现出管理者接受任务后驾驭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具体表现:

一是管理者接受任务后,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不是简单地随即布置工作,而是组织团队学习,讨论交流,统一认识,把个人的领会变为集体的消化。

二是任务分解,明确职责。根据任务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把任务分解到班组、个人,确定时间进度计划安排等,体现较强的组织能力。

三是指挥艺术, “会安排”。谁干什么,谁适合干什么,一清二楚;什么时间干什么,用什么方法干,井井有条。

有一种现象比较普遍,一项任务布置后,一些单位或部门总是领先一步,总是很顺利地接受任务,快速准确地作出反应。而有些单位或部门,总是“慢半拍”,这就反映出在接受任务阶段执行力的强弱。

2、执行过程——调配、控制、创新

较之执行,在执行过程阶段执行力应体现在团队执行、检查督促、创新实践等方面。一个管理者如何发挥自己的组织才能,善于把下属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合力,班组之间、岗位之间主动配合协作,这对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至关重要。

检查督促是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必备环节,体现的是管理者的控制能力和调整艺术,会检查、何时督促、方法得当、效果明显等是管理层次较高的标志。一项工作布置以后,不能放任自流,只等结果,只有随时了解检查,及时纠偏、调整,才能确保任务按照计划目标,高质量的完成。

执行过程体现较强执行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科学安排和有效措施。接受任务后首先要有系统思考的意识和习惯,在执行前要思考“如何做”,采取什么方式,如何提高完成任务的质量等。人们常说的“巧干”、“会干”,指的就是方法得当和高效率。某人“不会干”不仅仅指“不知如何做”,更多的含义是指“不知如何做得更好”。另外,工作创新大部分都体现在这一阶段,围绕目标和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勤于思考,勇于开拓创新,形成自身特色,对出色完成任务有很大帮助。

3、执行效果——效率、典型、先进

较之执行,在执行效果阶段执行力主要体现在工作效率、工作拓展、经验总结、荣誉表彰等方面。“执行力”要的是“效果”,而不仅仅是“结果”。一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没有差错或很少差错只能算执行,不能叫执行力,“干得漂亮”、“有意”、“效果明显”等则是执行力的写照。有些工作,在执行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东西,那叫特色,被总结推广,就可用“完成任务出色”来形容了。还有一个典型的标志,就是荣誉的获得,荣誉本身是一级组织对某项工作结果的评定,是通过比较或竞争获得,表明该项工作开展的先进性和取得的突出成果。

三、执行不力原因何在?

现实工作中,一些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执行不力、执行力低下的典型现象比较普遍,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态度和能力,一个属主观因素,一个是客观因素。

在接受任务阶段,因态度问题而消极抵触、不认真“听”和“看”、自认为懂而不屑一顾、不愿深入学习和领悟等;因能力问题而造成的理解错误、一知半解等。

在执行任务阶段,因态度问题会造成做表面文章、不愿动脑筋、想办法,无具体措施、应付、走形式,有制度不执行,“差不多”、低标准等;因能力问题而造成方法不当、蛮干等。

在执行结果阶段,因态度问题会造成完不成任务、问题没解决,“还是老样子”、差错率高等;因能力问题会造成效果差或较差、事倍功半、存在一定的差错率等。

执行和执行力,虽然过程相似,但其要求、程度完全不同。一般员工往往和执行相对应,而一个团队或管理者则必须用执行力去衡量。

在现在的企业管理中,只要谈管理,就必提执行力,就好像执行力是一个口袋,所有的问题都能往里面装,所有的事情都能和他扯上关系一样;

我也曾经遇到过一些教授和专家大谈执行力,所谓的执行力的第一核心要素就是快啦等等,从事企业管理二十年的我并不完全这样认同。

在真正的管理上,执行力是一种伪命题;个人执行不到或者执行不力,意味着这个人的任职能力的缺失(无论是在专业能力和行为能力和价值观上),既然在任职资格标准上有所缺失,那么问题来了,是任职资格标准不够严谨还是招聘面试决策出现问题;团队执行力不够,意味着管理机制和体制的不足;

那么为什么存在这个提法,在现实企业管理中,我们所谓的执行力,大部分是指个人执行力,既然是个人执行力不够,我们就需要明确一点,执行力的前提是沟通到位,只有明确沟通到位,确保下属完全明白上级的意图和要点,才能保证结果有一半的成功。

那么在沟通上,上级必须确保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必须是可以衡衡量的(Measurable);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目标必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既SMART原则。

上级涚清楚了,还需要确保下级的能力能够做到,个人执行力取决于其本人是否有良好的工作方式与习惯(行为能力),是否熟练掌握管人与管事的相关管理工具(专业能力),是否有正确的工作思路与方法,是否具有执行力的管理风格与性格特质等(性格特质的价值观)。这样就保证了团队的执行力:结果达成,团队执行力是指一个团队把战略决策持续转化成结果的满意度、精确度、速度,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表现出来的就是整个团队的战斗力、竞争力和凝聚力。团队执行力就是将战略与决策转化为实施结果的能力。

执行力,已经这个世界喊叫的失去知觉了。说实话,一谈到执行力,绝大多数的人就会泄气。因为普天之下执行力好的公司太少太少了。为了提升公司的执行力,公司不惜重金请“大师”来培训,必须花重金送员工去外训,到头来,发现执行力并没有多少提升。为什么?因为都以为“执行力”是一种能力,其实它不是一种能力力,它是“若干个力”的集合。

执行力到底是什么?这个定义不搞清楚,提升执行力的一切投入都化为一去不复返的成本。简单地说,执行力就是完成目标的能力;执行力就是既要做对的事情,又要把事情做对。而这种“集合的力”,即完成目标的能力包含了执行的意愿、执行的决心、执行的方法、激励的政策、合作的倾向、关联部门(人)的支持和难题的解决。

执行的意愿是执行力中首当其冲的要素。当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没有意愿将自己的精力、时间、资源投入到执行中时,就成了没有动力的火车、没有动力的飞机、没有动力的机器......意愿也许来自企图心,也许来自感恩的心,也许来自公司的关怀,也许来自团队的氛围,也许来自老板的魅力,也许来自自己的承诺,也许来自提升的动力,也许来自成长的需求,也许来自企业的文化,也许来自以上的几个“也许”的合力......意愿解决不了,动力就解决不了,执行了就在此“停滞或终结”了。

执行的决心,是在意愿遇到阻力、困难时仍然不停向前的力量。执行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预想不到的情况。没有决心,遇到困难或阻力就退缩,执行力也就成了泡影。当有了坚定信念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和执着时,执行和完成才会成为可能,才有机会达成目标。

执行的方法,包含的更多的是智慧。方法不当,执行就会大打折扣。这里所说的方法也许是一种“机巧”,也许是一套“机智”。当将士们口渴难耐时,曹操指着远处树上的“梅子”讲了一番机智的话,这就是一种方法;当我们不知道水的深浅时,丢一块石头到水里,听听声音,判断水深,这就是方法。在工作中,执行的方法也许要复杂的多,但方法是执行能否到位的核心要素。


激励的政策,是强化执行意愿不可缺少的要素。现在大家变得越来越现实,没有激励,有没有持续意愿的可能。激励也许是物资的,也许是精神的,也许是当天的,也许是未来的,也许是嘘寒问暖,也许是压力恐吓。总之,激励是执行力不可缺少的要素。

合作的倾向,执行力的保障。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靠单打独斗很能有什么执行力。他人或关联部门合作的倾向和意愿,是执行力的翅膀。需要资金支持的时候,财务在资金支持上一拖再拖;需要人手的时候,人力资源部门三个月招不到人;需要运送货物的时候,运输车队告诉你这几天没空。需要上级或老板出面协调时,他们“太忙”,没空理你。结果,你被卡在那里了......就是执行不了。

难题的解决,也许是执行中最要命的因素。一个目标、一项工作执行不下去,往往就是遇到困难,手足无措。不知道遇到难题、问题后该怎么解决。粗糙一点说,其实执行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的过程。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两把刷子,执行就会停滞不前,执行就会卡在石头缝里,动惮不得。

......

所以,执行力不是一项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集合。单单去听一堂课,就像解决执行力的问题,就成了天方夜谭、海底捞月。逐项改变以上各项能力或状态,执行力才有可能显现其威力。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