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人物风采 | 晋中一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新华

张新华有一份值得骄傲的履历。从1996入读山西医科大学开始,20年的时间里,她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口腔科医生。她不仅是全省高端领军人才,还曾赴荷兰凯萨琳娜医院研修,将国际先进的口腔颌面外科诊疗技术带回晋中。这个一步步求学、工作、考研的女医生身上,有着耐人寻味的故事。她的领导、同事、患者对她赞许有加,院内外、市内外赢得赞誉无数。



不抛弃不放弃  给患者带来新生

张新华从小便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崇敬感、向往感,攻读学业过程中一直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能以一己微博之力融入到医生这个救死扶伤的大集体中,为濒临绝望的患者带来希望,为身罹疾患的困者带来新生,为陷入绝境的家庭送去光明,让患者不再被病痛折磨,让家庭不再被病痛忧伤,让健康和快乐重新回归患者及家庭,这是她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

12年前,一位患者来科室就诊。患者自诉嘴唇麻,张新华为患者做了病理检查后,确诊患者得了恶性肿瘤,并很快制定了治疗方案,为患者做了肿瘤切除。谁知肿瘤的恶性程度非常高,次年复发了,只能切除了左半侧面下1/3的组织。6年后,为患者恢复了左面部,又过3年,为患者种植了牙齿。如今,患者恢复情况良好,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出现并发症。

“对于这个患者,不做手术,会失去生命;做手术,则每次都面临很大的风险,对于患者来说很难抉择,但我坚持了下来,坚定信念,不管家属放弃不放弃,医生是不能放弃的,”抱着绝不放弃的信念,张新华无数次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最终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成功挽回了患者的生命。

到如今,她和患者早已由医患关系发展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位患者的治疗过程,也让张新华深深感受到行医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不畏惧不退缩   一切以患者为本

“一切以患者为本”是张新华常说的一句话。她在内心坚信,这是当好一名称职医生的第一要素。作为一名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十七年的从医生涯中,她时刻牢记医学生誓言: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并努力付诸实践,想法设法、竭尽全力、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每一分、每一刻都带着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去行医。  

有一次,病房收治了一位年龄71岁体重30KG的晚期上颌窦癌病人,呈恶液质状态,全身衰竭,随时可能死亡。自从患者来院后,张新华连续3周吃住在医院、坚守在病房。补液、纠正水电酸碱平衡紊乱、纠正休克、急会诊、随时交代病情,每天从早上忙到深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周的努力,患者体重增长了,白蛋白增加了、水电酸碱平衡紊乱改善了,生命转危为安。老人激动地说道:“张大夫,我都知道,我得的是不治之症,太感谢您了,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不止步不言悔   精益求精搞科研

平日里,张新华查房、带教、手术、会诊忙的团团转。在科研上,她也从不懈怠。这些年来,她先后在同济大学第九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唇腭裂治疗中心、荷兰凯萨琳娜医院进修学习。也曾师从于我国著名唇腭裂序列治疗专家、著名语音病理专家马莲教授。目前,她承担着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

 在科室创建重点学科的过程中,她不遗余力,尽职尽责。作为科主任的助手,通过多渠道将技术得到了提高和发展,独立完成了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种植科的二级和大部分三级手术。其中颞下颌关节强直人工髁突置换术、颏下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血管化腓骨移植和口腔种植在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口腔颌面创伤中的应用、上颌窦囊肿摘除术+上颌窦底外提升术同期即刻种植术的临床应用、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软腭形态及动态特征研究、腹直肌脂肪瓣修复面部大型软组织缺损等技术获得医院新技术项目一等奖。协助科里举(承)办数十次学术性会议,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将自身和科室的科研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张新华还“挤”出时间,于2009-2013期间攻读了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

求学的日子有多苦?其中甘苦,怕是外人无法体会。

 她的同事提起来仍然心有唏嘘,“就是个一丝不苟的工作狂!像个陀螺一样,每天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医院、学校、家之间,忙的紧了,孩子只能寄放在亲戚家。”

“所有的文献资料、论文准备只能在晚上。等到家人都睡了以后,时间才是我自己的。”张新华说,那段时间里,最轻松最自在的,就是每个十点以后的夜晚,家人安睡,周遭安静,她可以静心地畅游在自己的医学世界里。

就是靠着这样的坚持和毅力,这位年轻的女医师最终百炼成钢,成为晋中一院口腔医学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今,她的身影,依旧每日穿梭在门诊,穿梭在病房,穿梭在新落成的口腔医学转化中心……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