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糖尿病大国
想想我们七大姑八大姨,同学朋友左邻右里中
可能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
根据2013年广东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
我省18岁及以上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0.1%
而全国为10.4%,全国有1.18亿患者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不单纯是因为吃糖而引起,但是,糖尿病确实是和糖有关的疾病,是和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相关的疾病。现代医学对于糖尿病的发病机理还未完全研究清楚,但肯定的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紊乱与失能造成的。
血液中的葡萄糖是怎样影响人类患上糖尿病的呢?这要从能量摄取说起。
大家知道,汽车需要烧油获得能量才能启动,人类也需要能量维持日常活动和体温。这些能量来源于食物,有碳水化合物,如大米、白面、玉米、小米、白薯、土豆、肉等;还有脂肪和蛋白质。
食物经过咀嚼消化,部分在人体内转化成葡萄糖,吸收到血液里成为血糖运输到身体各个器官组织的细胞里。
一部分血糖氧化释放出能量来供给身体使用
一部分在肝和肌肉细胞里变成糖原贮存起来备用
但是,血糖进入细胞后,必需靠由胰脏中所产生的胰岛素,才能合成糖原。当身体里缺乏或不能正常利用胰岛素时,葡萄糖就不容易进入细胞进行糖原合成,存留在血液里使血糖升高,久而久之,引起了2型糖尿病。
胰岛素除了能贮存糖原,使血糖维持在一般状态下的水平稳定之外,还承担平衡餐后血糖水平的重任,毕竟人类不是24小时都处于恒定进食状态。在每餐之间(尤其是接近平日饭点,感到饿的时候),血糖水平会处于相对低谷,而在大吃一顿之后,血糖水平直线上升,攀登高峰,这就需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作用调节血糖水平。
这么看来,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功臣之一,不过,你让胰岛一直玩命工作,人家说不定哪天就撂摊子不干了(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出现胰岛素抵抗(失能)。所以,你得好好护着它↓↓↓
01 |
细嚼慢咽、减轻胰岛素工作压力 |
吃饭时细嚼慢咽,可减轻胰岛素的工作压力。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咀嚼消化后血糖会逐渐升高,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水平时,大脑食欲中枢就会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
当减慢进食速度时,血糖水平的变化体现得较为明显,大脑也能比较及时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相反,如果进食过快,血糖水平还未升高引起大脑反应,而当最终血糖增高,大脑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时,人们往往已摄入过多的食物,并由此造成食物摄入过多,能量过剩,血糖升高,久而久之容易导致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等疾病的发生。
02 |
控制体重,减少胰岛素抵抗发生的风险 |
若能量的摄入大于能量的消耗,能量会变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久而久之则会引起超重和肥胖。富含脂肪的组织对胰岛素很不敏感,同时,同样量的胰岛素对体重超标的人也有些力不从心,使血液中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下降,使血糖更加难以控制,医学上称为胰岛素抵抗。
肥胖尤其是中心型肥胖(腹型肥胖)是引发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因素,是2 型糖尿病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处于超重和肥胖状态,其中中心型肥胖患者高达45.4%。
减轻体重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超重和肥胖的2 型糖尿病患者减重 3%~5%,即能使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血压均显著降低,并且提高生活质量。减重5%~7%直至恢复正常体重获益更大。
所以,看完这里
是不是觉得该去减减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