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经验丰富,医德超群,但是却选择默默无闻;他们知敬业,懂包容,善坚持,却从不为利益所诱,不计个人得失;他们用自己倾心的爱善待患者,胸前的党徽因此而更加熠熠生辉,医德仁心如春风细雨温暖着社会上最特殊的群体。他们就是如皋市精神病防治医院的党员职工,他们就是精神病患者眼中的美丽天使。
三十年坚守的一线医生
何华,1989年毕业后到如皋市精防院工作,成为了一名精神科医生,面对特殊的群体,曾经也有纠结,也有彷徨,是精神病人茫然的眼神触动起他内心深处的那份温暖,唤起他对学医初心的坚守,一坚守就是30年。30年的从业生涯,他是医生,是保姆,更是精神病人的贴身家人。
市精防院医务科科长何华与患者交流,询问恢复情况
2013年6月的一天,酷暑难耐,一名入院患者衣衫褴褛,头发披肩,浑身散发着恶臭。接诊后何华医师给患者剪头发,还从家里拿来干净的衣服,把他带到卫生间洗澡,可还没走出卫生间,这个患者却转身冲着何华脸上就是一拳,何华的眼角旋即青肿,他顾不上疼痛,继续安抚控制住病患,为其制定治疗方案。以德报怨,是精防院医生的常态。谈及这些意外,何华显得很淡定从容:“想想那些病人的痛苦,想想那些家属内心的煎熬,我这点伤又算得了什么!”
2014年5月,由公安、民政部门送来了一名河南籍流浪乞讨精神病人,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何华给予了精心治疗和细心关照,病人很快康复。然而,伴随着出院日期的临近,患者本人却犯起了愁,由于生活工作没有着落,他在住院部迟迟不愿离去。何华医师及时与患者河南老家的亲人联系,并自掏腰包,安顿好病人的吃饭和住宿,直到患者家属将其接回老家。
铁打的身体也终有累垮的时候。2015年6月,身患结肠肿块的何华在院领导的再三催促下前往南通市肿瘤医院接受手术。可是,仅仅一周,同事们还没来得及前去看望,他却悄悄地从南通回到医院的诊疗岗位。“我的病人离不开我啊!”何华用憨厚的一笑面对朋友和院领导的责怪。
在如皋市精防院,像何华医生一样将青春、才华、热情奉献于精防事业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主治医师蒋洪宾,怀着对精防事业的热爱,从综合医院主动调来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曾经因为解救一个被患者打掉眼镜、揪住头发的护士,他自己被身材魁梧的患者摔倒在地,手上多处抓伤,膝盖大面积青肿,腿部肌肉撕裂,韧带受伤。已届退休之龄的55岁女医师刘纯接诊过一位个头高大、大吵大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脏话不堪入耳,不时将痰吐到她身上,并突然亢奋乱扯刘医生的头发,拳打脚踢……“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精神科医生的基本准则,刘纯及所有一线医生们都无怨无悔。
病区护理人员景建梅带领病人跳健身操
护士长臧秀萍正在为病人家属讲解用药注意事项
一幅幅镌于心底的美丽画面
跳跃着欢快火花的生日蜡烛,让患者小王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2018年4月27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个平常的日子,但是对就治于如皋市精神病防治医院的小王来说,却显得格外有意义。
小王的父母常年在河北打工,家里很少有人来看望她。几天前,病区护士长章海燕了解到她即将过生日,父母却不在身边,于是联系了小王的姑姑,决定给她个惊喜,大家帮她一起过生日。当护士长和小王的姑姑手捧蛋糕出现在面前,小王一脸惊讶,一直喃喃的说:“没想到,没想到,我真的没想到!我太高兴啦!”。章海燕护士长为小王点燃蛋糕上的蜡烛,在场医护人员及病友一起唱起生日祝福歌,烛光跳动,泪光闪烁,温馨感在整个病区流动。
护士长章海燕等医护人员为病人过生日
在如皋市精防院,医生、护士、护工像亲人一样,为患者喂饭、喂药、洗头、洗澡,24小时不间断的治疗守护。有些精神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有时家属也躲得远远的,可精防院的医生护士护工们却总是和病人贴得很近,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们的生活起居。有位常年住院的阮姓老年病人,性格怪异,与病友相处也很差。一次发病,把大便弄得身上、床上、地上到处都是。护士护工们在对她进行清洗时,她一直奋力抗争着,有人手被抓破了,有人工作服上涂到了大便…… “不怕苦,不怕脏”,是精防院人的基本职业要求。看着病人躺在更换一新干干净净的床上,而护士们身上却臭不可闻,病人家属感激地说:“你们比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对她都好啊!”
有些病人受幻觉妄想支配,拒绝进食,精防院的护士护工会像幼儿园的老师哄小孩一样,耐心地劝说他们,再一口一口的喂下去。但病人有时在吃着时突然对着喂饭的护士护工拳脚相加,有的会故意用嘴里的食物喷吐护士护工,但大家还是继续劝,继续喂,用无限的爱心和耐心给予包容!
精神科病房充满家庭般的温情。冬天,护士们会帮患者盖好被蹬掉的被子;夏天,会帮他们赶走溜进帐子的蚊子;懒洋洋的午后阳光下,护士们会给他们分发生活用品、水果副食;为他们缝补衣物,剪指甲;组织他们打牌、下棋、唱歌;和他们谈心沟通,讲解疾病知识,教会他们如何自我照顾。有些打骂过护士的患者,会在病情好转后向护士道一声“对不起”。看着患者眼里闪出的真诚的泪花,她们的心里充满欣慰。
这里看不到紧张的医患矛盾,只有温馨和睦的医患一家亲。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患者常年住院,医院成了他们真正的家。把患者当“家人”,把照料他们当“家事”。医护人员用真心、真情,为病人点亮康复的希望之路。
2018年2月8日,医院党员吴建军、护士长臧秀萍与住院患者一起包饺子
让阳光照耀在医院的每一个地方
又是春天万木生。在美丽的龙游河景区,一群游客携手相伴在风景如画的树下、堤边,欢快的话语,灿烂的笑容,有谁能想到这是一群来自精神病防治医院的特殊游客。
拥抱自然,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是多么的不易。平时,病区是他们的家,辅助检查的医技科室是他们的脚步所能丈量到的最远的地方,患者住院最长的达37年,有的患者自进院以来就没有走出过医院的大门。
护理部主任王静与病人手牵手游龙游河景区
让患者活出生命的高度。院党支部、院长办公室慎重研究,决定让精神病患者走出医院,享受温暖,领略发展变化。这次春游,就是给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亲近自然的一次体验。
医院党员、江海志愿者带领病情稳定精神障碍患者春游
更好地服务精神病患者,需要全院医护人员更高的政治信仰、更健康的价值取向。医院党支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活动载体,将宗旨意识筑牢于心,建设爱岗、奉献、包容、向上的医院文化。开展纪律教育,干部职工在特殊岗位上奉献,在奉献过程中升华,干成事,不出事。
重大事项要像阳光一样透明。2018年9月,医院紧缩职能科室办公用房,对精神病区进行改造,由原有的90张床位,增加至现在的150张,活动室宽敞明亮,洗漱室干净整洁,病房阳光充足,空气流畅,老病区相对拥挤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医院此次共投入了90余万元进行设施改造,建立了工程建设专项领导组,严格招投标程序,确立施工单位,规范电视、床位等设备采购程序。虽然达不到政府代建标准,但依然邀请政府代建中心派专业人员全程监督。病区敞亮了,干事人的心里也更敞亮了。
提起医生这个职业,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总是高学历、高付出、高回报,但是在精防院这个特殊的岗位,却只有高付出,没有高回报,因为这里的病人更多的是需要养护、需要陪伴,较少的设备检查,几乎没有的手术治疗。长期在精防院工作,已经习惯了不论绩效报酬,只想着“我还能为他们做些啥?”。听到从精神病人口中发出的“你是院长李春梅!”的欢快声音,这不是简单的一句称呼,而是一个病人逐步回归健康的成就感,一个对医院自上而下真心服务的认同感。
市精防院院长李春梅询问住院患者日常饮食起居情况
市精防院支部书记顾建明走访慰问贫困精神障碍患者家庭
人心在,事业就在。奉献在精神病防治一线,虽然付出与收获可能不成正比,但是却从没有医护人员因为报酬、因为辛苦而提出调离。他们常常从家里带些尚好的衣物,捐赠给家庭相对困难的住院患者,“我奉献我快乐”,良好的职业操守让精防人的心里充满阳光,党员的先进性在救治精神患者这个特殊岗位上得到更充分地弘扬。
这是一群特殊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在精防院工作几十年,可能治疗的患者也只能以百记算,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有的只是一份执着,一份对治病救人初心的坚守。今天,请为他们点个赞!
(文章来源:如皋市精神病防治医院、如皋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