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联合用药指导!值得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  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病毒感染;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


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咽部烧灼感,发病同时或几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有咽痛、头痛、流泪,少量咳嗽,一般无发热,全身症状轻。一般经5-7天痊愈。


2.咽炎:咽部可有发痒和灼热感,咽痛但不持久、也不突出,常伴有吞咽困难,咳嗽较少。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咽后壁滤泡增生等。


3.喉炎:声嘶、发音困难甚至不能发音,可有咽痛、咳嗽时疼痛加重,常有发热。检查可见喉头水肿、咽部充血等。


4.咽—扁桃体炎:起病急,咽痛明显可伴有吞咽困难、喂寒、发热,体温可达39度以上。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表面可有黄白色分泌物(出现此分泌物又称为化脓性扁桃体炎)。


5.咽结膜热: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部充血、结膜明显充血。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可在游泳中传播。病程4-6天。


[治疗用药]


1.感冒药:


西药:日夜百服宁、感康、泰诺、新康太克、白加黑、快克、必理通、康必得等;


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银翘解毒丸、银柴颗粒、VC银翘片、桑菊感冒片等;


2.抗菌药:


西药:阿莫西林、氨必仙、头孢拉定、利君沙、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等;

(注: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等)16岁以下禁用,青霉素、碘胺类有过敏史者禁用)。


3.中成药:


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牛黄消炎片、复方穿心莲片、黄连上清片、玉叶清火片、清火栀麦片、清开灵口服液、金熊炎必克胶囊、复方鱼腥草合剂等;


4.抗病毒药:抗病毒口服液、抗病毒胶囊、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


5.祛痰止咳药:


西药:咳必清(枸橼酸喷托维林)、沐舒坦(盐酸氨溴素)、氢溴酸右美沙芬、复方甘草片、羧甲司坦(羧甲基半胱氨酸)等;


中成药:复方鲜竹沥液、罗汗果止咳糖浆、止咳丸、川贝枇杷露、急支糖浆、复方鱼腥草合剂、橘红片等;


6.退热药:布洛芬、复方阿司匹林规格:0.42g/片、对乙酰胺基酸(扑热息痛)等;


7.含片:金嗓子喉宝、华素片、克菌定、草珊瑚、西瓜霜等。


8、外用:冰袋,退热贴(多为儿童发热保护大脑用)。

 

二、流行性感冒


[病因]  流感病毒感染;诱因多为受凉、劳累等。


[临床表现]


1.多发生于冬春季;有高度传染性,传染源是患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本病易流行,有一定的病死率。潜伏期通常为1-2日,起病急,有畏寒、发热(39-40度)、头痛、四肢酸痛、全身乏力、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涕等,一般情况全身症状较上呼吸道症状严重。


[鉴别]


普通感冒起病较流感缓慢,发热不明显,全身中毒症状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明显,传播缓慢。


流感起病急,发热明显、温度高,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并发其他疾病,传染迅速,病情较上呼吸道感染严重。


[治疗用药]


1.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盐酸万乃洛韦、抗病毒口服液、盐酸吗啉胍片等;


2.抗菌药:罗红霉素、头孢拉定、头孢克洛、安必仙等;(注:奎诺酮类(氧氟沙星等)16岁以下禁用,青霉素、磺胺类有过敏史者禁用。)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牛黄消炎片、复方穿心莲片、黄连上清片、玉叶清火片、清火栀麦片、清开灵口服液、金熊炎必克胶囊、复方鱼腥草合剂、亚洲热炎宁片、炎可宁片等;


3.止咳药:干咳:可迪、咳必清、咳特灵、复方甘草片等;痰咳:川贝止咳露、化痰消咳片、枇杷止咳糖浆等;


4.退热药:复方阿司匹林、泰诺林、扑热息痛等。


注:病情变化或严重者应到医院就诊。

 

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病因]


1.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

2.物理、化学因素:空气过冷,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的吸入;

3.过敏反应:花粉、灰尘等;

4.最常见的还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感冒、鼻炎向下蔓延引起。


[临床表现]


1.起病较急,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鼻塞、流涕、咽痛等);

2.可有发热,一般在38度左右,多于3-5天降至正常;

3.咳嗽、咳痰:一般先为干咳或少量黏液性痰,随后可转为黏液脓性或脓性(白色或黄色脓痰),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可有痰中带血;可延续2-3周才消失;

4.检查可有呼吸音粗糙:X线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或正常等。


[治疗用药]


1.抗菌药:


青霉素类(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等)、碘胺类(SMZ等)、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头孢类(头孢拉定、头孢克洛等);一般口服有效,个别需静脉滴注;(注:奎诺酮类(氧氟沙星等)16岁以下禁用,青霉素、碘胺类有过敏史者禁用。)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牛黄消炎片、复方穿心莲片、黄连上清片、玉叶清火片、清火栀麦片、清开灵口服液、金熊炎必克胶囊、复方鱼腥草合剂、清肺抑火片等。


2.对症治疗:


去痰止咳药(复方甘草片、蛇胆川贝液、桔红痰咳液、蜜炼川贝枇杷膏、咳速停糖浆、复方鲜竹沥液等);解热镇痛药(易服芬等);


3.营养治疗:


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胶囊等。营养治疗可以加快疗效,加快症状好转。

 

四、慢性气管炎


[病因]


1.大气污染;

2.吸烟;

3.感染(细菌、病毒等);

4.过敏因素(尘螨、花粉等);

5.其他:遗传等。


[临床表现]  (咳、痰、喘、炎)


1.慢性起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程长者可达20年以上;

2.慢性咳嗽、咳痰(平时多为白色粘痰,晨起时较多;急性期呈黄色粘痰,痰量增多)、喘息;可伴有气急、胸闷、心悸、甚至呼吸困难,有的患者可有发热等。

3.在吸烟、过度劳累、气候变化、受凉感冒后症状加重,呈急性发作;

4.夏天气候转暖时好转;

5.检查可有呼吸音增粗,可闻及哮鸣音;急性发作时可闻及湿罗音等;

6.病程长者可并发肺气肿、肿心病。


[治疗用药]


1.急性发作:控制感染(抗菌药: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等)、祛痰、镇咳(沐舒坦等);喘息者可加用支气管解痉药(氨茶碱、舒喘灵、慢支停等);

2.缓解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气管炎菌苗片、转移因子等)等。

 

五、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病因]


1.遗传;

2.环境:尘螨、花粉、二氧化硫等;

3.感染(细菌、病毒等);

4.食物:鱼、虾等;

5.药物: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等)、阿司匹林等;

6.气候变化、运动等。

机制:变应原引起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


1.病史:家庭史、反复发作史、过敏源接触史;

2.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常采取坐位或端坐呼吸;

3.咳嗽、咳痰(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液);胸闷、心悸、呼吸加快;嘴唇、甲床紫绀(发绀)等;部分患者可有发热;

4.检查可有心率增快,呼气间延长,并可闻及哮鸣音等。


[治疗用药]


1.脱离变应原;

2.支气管解痉药: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氨茶碱、茶碱、博利康尼、酮替芬等;

3.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倍氯米松、强的松等;

4.抗菌药:(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等)

5.其他:补液(葡萄糖、氯化钠等);吸氧等。


注:正确的吸入技术


喘乐宁、必可酮均为手持定量气雾剂。使用前应上下晃动气雾剂,使用时取下瓶盖,用拇指按气雾瓶上端,中指及无名指扶气雾瓶下端,示指扶瓶体,将喷口放进患者口内,合并双唇含着喷口、呼气并开始吸气后,马上按气雾瓶上端喷雾,喷后弊气10秒,然后再呼吸。先喷必可酮,再喷喘乐宁。两次喷雾间隔1分钟。

 

六、支气管哮喘—小儿哮喘


是小儿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病因]


1.患儿体内免疫球蛋白异常升高而引起的变态反应。主要是患者吸入了外界过敏原如花粉、尘螨、裘毛、羽毛、烟尘等,或吃了致敏的食物,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当过敏原再次浸入,就引起过敏反应。

2.哮喘病儿的家庭中常有哮喘患者或其它过敏性疾病史即遗传史。


[临床表现]


1.起病或急或缓,且多在夜间或清晨或因与过敏原接触而发病。

2.发作时症状: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鼻翼煽动,口唇与指甲青紫,甚至出冷汗,表情痛苦,颈静脉怒张。呼气时胸骨上下凸出;吸气时胸骨的上下部,锁骨上部及胸廓下部凹陷。如果哮喘持续发作,就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3.病程:急性发作较易控制,但易复发。病程愈久,发作愈重。反复发作,往往生长发育迟缓,营养及肺功能均差。


[治疗用药]


1.脱离变应原;

2.支气管解痉药: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氨茶碱、茶碱、博利康尼、酮替芬等;

3.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倍氯米松、强的松等;

急性发作期用气雾剂、静脉滴注,急性发作但病情不严重者可用气雾剂、普通口服药;缓解期或预防时可用缓释片。

4.抗菌药:(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等)

5.其他:补液(葡萄糖、氯化钠等);吸氧等。

 

七、肺炎


病因分类: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其他病原体肺炎(立克次体等)。

解剖分类: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

肺炎球菌肺炎


[病因]  


肺炎球菌感染;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等。


[临床表现]


1.以冬季、初春季节为多,大多有数日上呼吸道路感染的前驱症状(咽痛、鼻塞、流涕等);起病多急骤,有高热、寒战,体温可达39-40度(高峰在下午或傍晚),发热一般持续5-7天左右;

2.咳嗽、咳痰,一般痰少、呈黄色脓痰或铁锈色痰;

3.面颊绯红,鼻翼煽动,皮肤灼热、干燥,口角及鼻周可有单纯疱疹;

4.脉率增快,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部可有疼痛,咳嗽或深呼吸时胸痛加剧;


[治疗用药]


1.卧床休息,补充足够的热量、维生素,大量饮水;

2.抗菌治疗:青霉素、头孢类首选、红霉素、氧氟沙星等;(注:奎诺酮类(氧氟沙星等)16岁以下禁用,青霉素、磺胺类有过敏史者禁用。)

3.对症治疗:发热(退烧药),咳嗽(祛痰止咳药);

4.中药治疗:穿虎宁、双黄连、鱼腥草、穿心莲等。

 

八、支原体肺炎


[病因]支原体感染


[临床表现]


1.起病较急,感到全身乏力、肌痛,发热、食欲不振、体温多在38-39度左右;

2.咽痛、咳嗽,多为阵地性刺激呛咳,咳少量粘痰;

3.偶伴有胸骨后疼痛;有一定自限性,以儿童多见。


[治疗用药]


1.抗生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利君沙等)首选;其他(青霉素、头孢类等)无效;

2.对症治疗:发热(退烧药),咳嗽(祛痰止咳药)等。

  

九、肺结核


[病因]  结核杆菌感染。


[临床表现]


1.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的患者有结核接触史;

2.全身症状:低热(37.5-38度,午后明显)、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心跳加快(与体温一致)月经失调、消瘦、盗汗(睡中,全身出汗,内衣尽湿。)等;

3.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粘液痰内混有黄白色脓性小块)、胸痛、呼吸困难、偶有咳血等。


[治疗用药](原则: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


1.抗结核药:异烟肼(副作用:周围神经炎)、利福平(副用:肝损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一般需2-3种药联合应用;

2.保肝护肝药:肝泰乐、肝乐、肌苷等;用于减少抗结核药引起的副作用;

3.其他:维生素B6(每日300毫克)、氨基酸等;用于减少抗结核药引起的副作用,增强体质,加快症状缓解。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