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人大评议专区·聚焦健康教育】提高自身免疫力,平安度过“多事之秋”


  立秋以后,昼夜温差大,气温忽高忽低,往往是疾病的“多事之秋”。再加上秋季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此时开始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人容易触景生情,出现悲秋等伤感情绪,身体和心理都比较脆弱。那么,此时我们该如何科学养生、预防疾病入侵呢?

一、不要急着“贴秋膘”

  俗话说: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胃口也变得好起来,正是“贴秋膘”补身体的好时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大鱼大肉”,如果刻意为之,不但不养生,还可能致病。
  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内一科大夫张崇海表示,酷热的夏季,人们大量吃冷饮,脾胃功能普遍会减弱,如果现在贸然进补,会增加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不能承受,导致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贴秋膘只是一种说法,原则是少辛多酸,进补一些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山药、莲藕、萝卜、木耳、枸杞、鸡肉、鸭肉等,以及酸味的应季水果,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等。
  立秋后也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以温、淡、素、鲜为宜,切忌暴饮暴食,减少生、凉食的摄入,避免刺激肠胃。“另外,进补要注意忌无病乱补。比如鱼肝油过量会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起居调养要重视

  秋季既有收获的喜悦,也难免触景生情,产生低落伤感等情绪。此时,精神调养尤重要,要坚持内心平静、神志安宁。“不烦躁不动怒,以平常心对待,可以外出秋游,或者听音乐、运动来放松心情。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秋燥对人体的损害,还要及时调节空气湿度,保持四周环境的水分。”
  张大夫说道,入秋后昼夜温差大,体质较弱者极易患感冒和腹泻等疾病,“预防主要就是防止疲劳后着凉,因为疲劳使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乘虚而入。除了及时增减衣物,还应适当运动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平时还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中午适当增加半小时左右的休息时间。

三、这些疾病要防范

  进入秋季,人们经常提到“秋燥”,简单地说就是秋季天气干燥,湿度降低,“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最容易危害肺部引起相关疾病“除此之外,感冒、肠道疾病、呼吸疾病在秋季都开始频繁发作,综合以上所述,我们要从生理和心理上作出调整改变,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供稿: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

编辑:赵凯

校稿:侯昊男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