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
壹
中医看病不是根据病人所患疾病的病名和需要进行的检查化验结果开药的,而是需要判断病人的整体情况,综合病人所有症状和体征表现,包括舌象和脉象等,还要结合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状态、饮食喜好、性情爱好、生活习惯以及从事的工作、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患病的所在的时令季节等等,综合分析后,才能给出适应病人的药方。
中医这种独有的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医学称之为“辨证论治”,又称“辨证施治”。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中医认为“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应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病因、病性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一般认为,证有多个症状组成,病有多个证组成。所谓辩证,就是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即症状、体征表现,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以及邪正盛衰,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特性的证,中医又称“证型”。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辩证和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中医是实践医学,以象观因,司外揣内,只有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
贰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辩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汗出、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体质的区别和机体反应性不同,表现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气虚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原则,而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清暑祛湿解表和益气固表等不同的方药给予恰当的治疗。
因此,辨证论治区别于那种对于头痛止痛、发热退烧、血压高降血压、血糖高降血糖,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叁
中医还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而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
“同病异治”,是指对于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时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则须清解肺热;而麻疹后期,多余热未尽且伤及肺胃之阴,此时治疗则应养阴清热为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如胸痹(心脏病)和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予以活血化瘀。
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性质的证型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实质内涵,“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则是中医辩证论治优于其医学的佐证。
刘同坤
作者简介
刘同坤:主任医师,副院长兼治未病中心主任,全国首届“仲景国医优秀传人”,河南省优秀中医科普专家,濮阳市首席科普专家,濮阳市优秀科技拔尖人才。主张通过饮食、情志、运动、药物等方法调理体质,临床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
坐诊时间:每周二上午、周六下午(国医堂门诊)
• end •
文字 | 院长刘同坤
排版 | 营销部李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