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医案:
有个不到十岁的美国小孩子,额头上有凸起的青筋,精神和食欲都不好。由于美国的生活习惯,不论大小,不论什么情况下,都喜欢吃生冷。大家都知道,国外的女性是不做月子的,甚者是在产后都不忌生冷的,所以,小孩子患上这种疾病可想而知。
中医大师是深入浅出的解释道:霜雪容易残害弱苗,春天的庄稼最怕倒春寒,正发育富有朝气的小孩子,最怕生冷寒凉。你看喝到额上都没有红润之气,都长青筋了。这生冷的东西,不能再吃下去了。
美国孩子的妈妈无奈地说,没办法啊,在学校里想要喝水,也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
老师说,那你也要放热了再来喝。
他妈妈又问,为何小孩子容易感冒,没胃口?
老师说,这孩子脾胃吃伤了,所以容易招外邪,他里面脏腑元气都不够,就不会分出阳气来固护肌表。再加上长期吃生冷,肠道里面积滞必不下去。
然后老师就给他开四君子汤合开胃三药(木香、山楂、鸡屎藤),加上柴胡、黄芩、罗汉果。
小孩子一吃完药后,他妈妈带他回来复诊说吃完药后,胃口大开,饭量增加了。而且这药也不难喝,小孩子吃了后,还觉得挺舒服的。老师说,行,就这样吧,让他保持下去,身体就不碍事了。
那么问题来了:
1、为何小孩病要调肝脾?为何古人常说,万病不治,必寻到脾胃中去,才有可治之机?
2、为何这个病人容易招风感寒?为何他长期食纳差,胃口不开?我们又该怎么调呢?
为何给小孩子开药,如果孩子不喜爱中药的味道,要加上点山楂或罗汉果?
小孩子的体质特殊,“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有余当疏泄,不足当培补。所以常用柴胡疏肝气,黄芩泻胆热,用四君子汤直接补中土脾脏,使化源充足,这样正气存内,外邪就不容易干扰了。这是扶其正以治本,俗话说,门内有君子,小人就待不住了。有四君子汤护住内脏脾胃,邪风之气就不敢来干扰了。
但病人长期吃生冷,肠道有积滞,没有化开的话,纳食就不香,这时老师就用开胃三药,木香、山楂、鸡屎藤,把这些肠道中的食积一化开,纳食就香喷喷的。所以整体的治疗思路就是用柴胡、黄芩、四君子汤升肝脾,用开胃三药加罗汉果降胆胃。这样虚能够得补,食积能够得化,病便得除。
至于加上山楂或罗汉果,可以改善口味,也可以增加胃口。这点也很重要,平时很少喝中药的小孩子,为了让他第一印象对中医不排斥,首先要考虑汤药的味道,因为你得让他喝得进去,治疗才能起作用啊!小孩子如果有积滞,常加入山楂、鸡屎藤,或乌梅、白芍、陈皮,可以帮肠道洗个澡。
真正把瘀浊搬走,靠的还是内脏的动力,人体的正气,肝脾强大,胆胃才不容易留浊。
你们去自然中看看,河流水充足,河底就不容易沉淀垃圾,河流水变少,动力不足,流速变缓,垃圾就冲不走,所以在治理上,是去减垃圾,还是去加大水力呢?
我们两手都要抓,强大内脏以增强气血源头动力,通降六腑以增强身体排浊功能。这就是为何要脏腑同治的道理。
另外,在临床中我们也经常见到一些孩子低热,很多孩子都会被误诊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在医院住院输液。这样下去,不见孩子退热,反而精神越来越差,这时候就要考虑到积食了,积食日久化热。食物本该化作水谷精微,如今积滞于胃中,当务之急应该破痞消积,积食有了正常的通道,郁热自解。
还有的孩子每每咳嗽,必咳到吐为止,为什么会这样,也要考虑到积食。所以在儿科诊断时,积食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所以,在养小儿的过程中,还是要遵循“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的经验的。
1.脾与胃相表里。
2.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3.人体体虚,瘀浊会停留,这叫因虚致瘀,元气推动力不够。这种积滞不能单纯靠消积,要加强元气推动力,有时还需要化瘀药味的助力。
版权声明
shengming
本文选自《任之堂医经心悟记:医门话头参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曾培杰,陈创涛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请关注陕西中大康成微信公众号sxzdkcyy
陕西中大康成医药有限公司
健康惠民,服务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