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健康知识】最“燥”的季节之秋分养生,提高抵抗力……



今日“秋分”,“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日夜均分。自秋分后,北半球昼短夜长,温差增大,天气也是一日凉过一日。那么,这个时节应该如何养生呢?


养生篇


秋分到 养生大事防凉燥


专家提醒,随着秋分节气的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早晚温差明显加大,对于秋分养生,防凉燥成了头等大事。


由于秋令气候温凉有异,故而外燥有温燥和凉燥。以时令节点为分界,白露为温燥,秋分为凉燥凉燥属次寒、小寒,凉燥犯肺,则肺气不宣,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症见头痛恶寒,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舌苔薄白。温燥属热,易于伤津耗液,使肺金清肃之令不行,症见头痛身热,干咳少痰,或气逆而喘,口渴鼻燥,舌边尖红,苔薄白而燥。


温凉不同,缓解的方法也不同。若是凉燥,要温润止咳,适合吃些偏温的食物,如杏仁、淮山、山芋、板栗等。除以上食物,萝卜也是缓解凉燥的“好帮手”。白萝卜性甘、平,味辛,归肺脾经,具有下气消食、润肺化痰,通便等功效,对消化不良便秘咳嗽痰多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因其色白,属金,入肺,故有利润燥。而胡萝卜味甘、性平,入肺、脾经。具有消食通便,润肺化痰,补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能治疗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咳喘痰多、视物不明、夜盲症、便秘等病症。因白萝卜、胡萝卜都入肺经,都有润肺化痰的功效,因此对凉燥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秋天不乏有妙招


1、调节情绪,消除伤感


俗话说:“伤春悲秋。”秋天万物凋零,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产生萧索之意的季节。从而也容易导致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是伤感、忧郁的状态。


此时要多与朋友聚会聊天,趁着秋高气爽的天气出去逛逛公园、游览山水,有助于不良情绪的发泄,避免悲意的产生。多笑、常笑、开口笑,还能保养肺气。当然,如果自己无法调节情绪,还需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2、充足睡眠,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有说:“秋三月……早卧早起。”在秋天,睡眠上应该做到睡得早、起得早,即每晚最好在10:30上床,顺应人体养阴藏神的需要,使第二天保持精力充沛,也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符合“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中午有条件的最好睡一觉,无条件的也要在座椅上闭眼静养15分钟。


3、适当运动,对抗疲乏


适当的运动是对抗疲乏的有力武器,散步、慢跑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根据自己日常的运动量来调整。如果平常运动较少的应该从轻量的运动开始,逐渐过渡到有氧运动,如果超出了自身的耐受能力,反而会增加疲劳感。


4、常梳头发,头脑清醒


专家表示,头部是穴位比较密集的地方,常梳头发,不仅有助于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同时也有疏通经络、按摩穴位的作用。有空的时候可以试试五指梳。这在中医推拿功法里有一招叫做“拿五经”,即用五指分别点按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每次梳头就是在梳五经。每次大概3分钟就能达到效果。


5、补充水分,防止干燥


“秋燥”也是秋天很容易出现的问题,人体也容易因为缺水而导致疲乏。因而,每天补充足够(2升左右)的水分是十分必需的。


也可以泡些西洋参茶,起到养阴提神的作用。另外也可以配合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蜂蜜、百合、雪耳、沙参、玉竹等。同时也要尽量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味的食品和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


6、饮食有节,多吃蔬果


在饮食上,无论过多、过少都会导致疲乏犯困。吃得过多会导致血液多集中在消化道,使大脑的血液供应不足。吃得少,脑部的营养供应更不足。所以饮食要做到有节制,三餐定时、不过饥过饱、少吃油腻,也能够有效减轻疲乏。


蔬菜和水果要多吃,它的代谢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绿色高纤维蔬菜更可以保证脑细胞获得充足的氧气,让人精神抖擞。


秋季养生注意事项




秋季手脚脱皮怎么办?


有的人一到秋冬季,天气干燥时就会手脚脱皮,严重时还会瘙痒、皲裂。面对这种情况,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平时要保持皮肤清洁,尽量少沾水;避免接触碱性物质,如肥皂会除去皮肤的油脂,使得皮肤干燥;洗手或洗澡后及时用润肤霜或手霜,最好抹一些硅霜或鱼肝油软膏,起到润滑和保护新生长表皮的作用。饮食上,应当清淡温和,不要贪凉贪辣;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牛奶、奶酪、鱼类、贝类、胡萝卜等;多饮温热的白开水,少喝饮料。出现手脚脱皮,尽量让蜕皮自然脱落,不要强行剥掉。当脱皮处瘙痒时,可适当使用镇静剂或抗组胺类药物来控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米醋等搓洗。


秋季脱发一百根以内算正常


每到秋天,门诊看掉头发的人就会增多。


秋季掉发是因为气温降低以后,头皮血管收缩,头发的营养供应减少,另外皮脂分泌也减少,头发容易干枯,所以每天的脱发会比以前多。另外,秋天万物凋零,作为自然界的人,入秋后头发更容易掉,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人在新陈代谢正常的情况下,平均每天都会脱落数十根头发,但很多人都发现,秋冬季节时脱发会明显增多。正常人每天脱发在一百根以内是正常的,头发也是处于一个不断生长和脱落的过程。这儿在掉,其他地方在长,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秋季脱发可能因为掉得多,长得慢,所以在一段时期内看上去头发会比较稀疏。


有许多朋友会因为头发少,特别是女性朋友,此时心情会受巨大的影响,而精神因素又会进一步加重脱发的情况。所以,保持乐观情绪很重要!


季节性脱发的治疗比较简单,如果不急,就等自然恢复。如果想积极些,可以外用比如米诺地尔,口服一些中成药以促进头发生长。总之,这一类型的脱发是不用焦虑的。


秋季进补9大忌


1、忌无病乱补


“无疾不吃药,无病不乱补”应该是生活常识,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就总想着吃补品,“以妄为常”,反而动摇了身体的基础,诱发现代疾病,或增加得病风险。所以在用药物进补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做到有的放矢,治病防病,且莫作得不偿失,乱补生乱的事来。


2、忌恒补不变


“恒补”就是一直或长期服用一种补品。这是不科学的,一则效果大打折扣,二则副作用长期积累,会影响体内诸多平衡,至少有营养上的偏差而失去进补作用。所以,恒补也是得不偿失的进补禁忌。


3、忌凡补必肉


肉的确是进补好食材,但不是时时都必须。肉食一多,就消化不良,久之,“三高”等很多疾病接踵而来。所以,补要根据身体状况。其实,萝卜白菜都是很好的“补品”。


4、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是社会集体思想意识,放在养生上,就完全荒谬了。人类是靠众多食材生存延续下来的,稀罕之物必有针对,就不是常规用途。所以常态养生食材,只有适宜或不适宜,没有贵、贱之分。


5、忌重进轻出


有“进”相应就要有“出”,吃进再好的补品,滞留不畅通,脾胃不运化,也就谈不上“补益”,所以进补先排毒。或者说,当脾胃消化和肠道排泄都正常时,才考虑进补,才能补出“益”来。


6、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7、慕名进补


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越能补益身体,人参价格高,又是补药中的圣药,所以很多人服用,但要注意的是,滥服人参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等症状。


8、不分虚实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会适得其反。


9、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文章摘自网络)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