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非洲刚果(布)第24批医疗队员
天津市人民医院血管科主治医师 李阳春
转眼间中国驻刚果(布)黑角市医疗队来到黑角已经3个多月的时间,随着和卢旺基里医院交流的深入,许多工作得以展开,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针灸在这里得以生根,外科急诊也在逐步开展。
11月15日,医疗队接待了一位长期在海上作业久经病痛折磨的患者。这名患者半年前在海上捕鱼过程中,突然感觉右脚后跟一阵剧痛,脱下鞋后发现疼痛处一个不起眼的伤口,以为只是单纯划伤并没有在意,而后几天伤口不见愈合,而且疼痛一直没有缓解,偶尔可以从伤口处看到流出少量脓液,就诊当地小诊所拍了个X光片,才发现原来疼痛的原因是一根巨大的鱼骨。即便如此,病人也没有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于是就在该诊所进行了一次取鱼骨的手术,医生帮助他取出了大约1厘米长的鱼骨。然而三个月过去后,他的疼痛不仅没有缓解,又有脓液流出伤口,辗转去了另外一家医院,复查X光片发现鱼骨还在,只是比上一次短了一些。原来在上次手术中,鱼骨中部折断,医生只是取出了表面一小部分而已,而大部分仍残存在伤口里。病人在该医院接受了二次取鱼骨的手术,经过约3个小时的手术操作也未能将深部的鱼骨取出。病人只能忍受着痛苦和迁延不愈的伤口继续工作,每当脚跟接触地面,他都要忍受钻心的疼痛,为了避免足跟和地面的接触,他只得用前脚掌走路和工作。经反复打听,他得知黑角有中国医疗队,找到了医疗队的驻地。
X光下的鱼骨
得知他的曲折就诊情况,医疗队队长赵亮和翻译吴鹏珍积极和院方交流沟通,因为患者病程长,期间反复感染,且经过多次手术,伤口周围组织广泛炎性粘连,存在瘢痕组织,鱼刺周围也形成纤维包裹,而且鱼刺垂直刺入,鱼骨尖端几乎嵌入跟骨,手术难度很大。
对于国内的医疗条件来说,取出异物并不是高难度的手术,因为手术室中可以直接进行术中X线透视定位,可以采取腰部麻醉,大切口充分暴露组织,电刀彻底止血,直视下去除异物,器械药品随手可得。然而在黑角,这些要求却无法得到满足,手术所需的药品,材料是需要患者自行购买,且并不齐全,术中无法进行透视定位,没有电刀,没有止血药物,器械也不完备,面临如此重重困难,大家没有放弃,我和另外一名外科医生刘君,放射科医生刘连杰,麻醉科医生刘剑宇共同进行术前讨论,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了充分的计划预案,并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尽最大的能力救治患者。
2017年11月15日下午17点30分,在卢旺基里医院的急诊手术室,手术正式开始。因为患者长期进行海上作业,足底部的角质层较正常人约厚1倍,局部皮肤因长期脓性分泌物的浸润已经发黑,肿胀,增厚的角质层,致密的瘢痕组织和广泛的炎性粘连使得局麻药无法浸润周围组织,麻醉的效果很不理想,不得不反复局部注射麻醉药物减轻患者疼痛,并且由于反复手术使得局部解剖层次紊乱,炎性组织血运丰富,出血量大,手术视野不清晰,只能不停纱布压迫。为了避免术中再次造成鱼骨的折断残端残留,我和刘君医生操作的每一步都很细心谨慎,这是对医生的耐性和技术的严峻考验,是对团队配合的考验。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服。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艰难手术,那枚残留了半年的鱼骨终于被完整的取了出来。
终于取出
患者术后感激万分,从口袋中掏出一打现金想要表示谢意,但被医生们婉言谢绝。
医生们疲惫的回到驻地时已经很晚了,留守在驻地的丁有彪、金凤燕、程朝晖医生,还有周继堂师傅都密切关注着手术是否顺利,耐心地等待胜利的消息。晚饭做好,热了一次又一次,等待同伴们全部归来,大家才围坐在饭桌前一起共进晚餐,席间不停探讨着手术的艰辛,分享着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