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
大量研究指出许多爱喝咖啡的人之所以会发生食道癌,并不是因为咖啡本身具有什么毒害,而是因为他们喜欢喝滚烫的咖啡,导致食道被烫出病变。
不仅如此,研究还证明定期喝咖啡与癌症风险减少及其他健康好处有关,如对抗糖尿病、促进心脏健康等等。
因此医生建议:每天咖啡因摄取量限至在400毫克,约等于3-4杯咖啡。
爱吃鸡蛋
只因为鸡蛋中富含胆固醇,许多人就被“吃鸡蛋会提高胆固醇”的说法洗脑了。其实,鸡蛋里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比如脂肪、蛋白质、以及好几种不太容易从其他食物中获得的重要维他命和矿物质,例如维他命B12、磷等。
而且,如果人体吸收代谢功能正常的话,偶尔多吃几枚鸡蛋也不会造成高胆固醇。
吃高脂肪食物
几十年前,人们认为低脂饮食不仅有益减肥,而且能降低癌症的发病风险,因此对所有脂肪。但一项长达8年牵涉近5万名女性的研究发现,约半数采低脂饮食的女性并没有降低乳癌、大肠癌或心脏病风险,而且也没有减掉太多肥肉。
所以最新建议指出,适量来自坚果、鱼类、酪梨等食物的健康脂肪,其实对健康是有好处的,所以你可以把这些食物加回你的饮食之中。
喝能量饮料
你是否曾因为喝能量饮料而被婆婆妈妈白眼碎念,说那东西太化学了、会害死你?其实,大部分能量饮料并没有那么糟,其主要成分多为咖啡因、维他命B和牛磺酸,科学研究已经发现这几种成分都对健康安全无虞。
喝一两杯酒
什么东西吃太多都有害,酒精也不例外。
但部分研究指出,民众适度饮酒(也就是一天1-2杯红酒或啤酒)或许能有健康好处,例如减少老化造成的认知衰退风险。
《阿兹海默症期刊》去年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定期喝酒的人,比起完全不喝酒的人,到了85岁时还没出现认知衰退迹象的机率高出许多。
放弃长时间健身
你不一定非得一次在健身房流汗好几个小时,才能变得健康。研究显示比起其他运动,7分钟健身、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等密集的高强度训练,或许对于练肌肉、保护心脏更有益。
运动心理学家乔丹说:“比起传统上时间较长、强度适中的健身,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提供类似或更好的效果。”
记住这10个“不等于”,别再被商家骗了!
生活中,商家售卖的很多产品,它们打出的概念,其实都太忽悠人!今天,小编就整理了一些商家的套路——购物时,千万要牢记下面这10个“不等于”:
“最新研究”不等于“正确结论”
最新研究往往是特定研究条件限制下的一个结论。一方面,它的成立有着诸多限制条件,并不能随意推广到实际生活中;另一方面,最新研究需要与这个领域的其他研究互相印证,互相补充,综合在一起来分析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结论。尤其当一项研究的结果很“惊人”“颠覆”“改写”,就意味着忽悠的可能性很高。
“热门科学术语”不等于“高科技新产品”
堆砌你熟悉但并非真正理解的科学名词,只是为了让你“不明觉厉”,很多时候卖家自己也不懂是什么意思,仅仅是这些科学术语代表着热门的科学研究领域而已。
“拥有专利”不等于“有宣称的功效”
许多产品宣称有多少项专利,听起来很“高大上”。专利只表示在“某一方面”有所创新,并不代表产品有什么功效。这个“某一方面”,可能仅仅是包装或者加工设备的些许改进而已。
“原料稀缺”不等于“有宣称的功效”
对动植物来说,稀缺只表示它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强,或者没有驯化养殖种植的价值。但凡看到一种产品的卖点主要是“以稀为贵”,基本上就可以认为是忽悠了。
“名人在用”不等于“有宣称的功效”
绝大多数代言产品的名人并不具有评判产品的专业能力。代言产品只是“商业交换”——厂家付钱,名人向粉丝推荐该产品。名人在用、名人推荐、名人喜欢,都跟“功效”没有什么关系。
“传统古法”不等于“安全健康”
“传统古法”,只是古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琢磨出来的办法。而食品是否安全健康,取决于原料和加工中的工艺控制。如果“古法”中有好的部分,都可以吸纳到现代工艺中来;而现代工艺对于安全健康的认知,再聪明的古人也不可能知道。
“工序复杂”不等于“产品好”
许多食品喜欢宣称“经历XX道工序精心制作”,但食品品质并不由工序数量和复杂程度决定。对于营养和安全,工序多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增加营养损失、增大安全风险;对于风味口感,直接尝尝就知道了,也不需要用工序的数量和复杂程度来衡量。
“原料种类多”不等于“有特别功效”
许多食品宣称“含有XX种原料”。一种食材或者营养成分对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并不是“有”了就可以,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宣称的功效”“有多少”。
原料种类越多,就意味着各种原料的含量越少。在理论上可能存在“鸡尾酒效应”,但这种“搭配产生的效果”需要证据来证实。市场上宣称“含有XX种原料”的功效食品或者保健食品,只是把“XX种原料”混在一起做一锅大杂烩,然后根据“逻辑上可能有”就赋予了它“有”各种想要的功效。
“生物活性”不等于“保健功效”
有许多产品喜欢说“含有XX生物活性物质”,或者“研究发现某食品中含有XX生物活性物质”,然后被演绎成具有“保健功效”。
首先,“生物活性”只是说这种物质能对细胞产生影响,并不意味着是人们期望的“保健功效”,也完全可能是“毒副作用”;其次,即便细胞实验“可能有效”,在人体中是否存在同样的作用,需要多大的量才有同样的作用,也是没谱的事情;最后,即便通过吃某种食物对身体有某种好处,也还需要考虑吃到那个量时对整个食谱的影响。
“存在不同”不等于“有宣称的作用”
在各种小实验中,最常见的忽悠方式是“某产品和其他产品不同”,然后演绎出有什么“宣称的功效”。
看到“不同”的时候,提醒自己“见证奇迹的时刻”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法来实现的。看到不同,需要搞清的是这种不同“来源于什么”“意味着什么”,而不要因为“有不同”就相信了商家说的“有功效”。比如冰糖比白糖好看,就被认为冰糖比白糖“健康”。
来源:科普中国
往期回顾: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