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7
立冬,十月节。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在每年阳历11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开始。历书记载:「斗指西北维为立冬,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也。」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立冬节气由此而来。
立冬,是冬天的开始。
秋冬之交,迷离交错,寒风乍起,恍惚之间,才惊觉,呵——冬天来了啊。
云彩愈发少了,落叶和小草在寒风中窸窣作响,日子一天比一天寒冷,街上的人们换上了厚厚的外套。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所谓“立冬”,是开始将的作物入库,蛰虫伏藏,万物的气息慢下来,缓缓入梦。
立冬时节,偏北风加大、气温下降、下雪。
且过后,日照时间将缩减,夜晚时间延长;正午时分,太阳的高度也将继续降低。
◐
立冬三候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一候水始冰 | 水面开始冻结,但未成坚冰。
二候地始冻 | 土地凝结寒气,但未至龟裂。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 雉指野鸡,蜃为大蛤。鸟儿蛰伏,大蛤却在繁殖,古人以为它们是野鸡变成的。
◐
立冬习俗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一起,合称为“四立日”,是春夏秋冬四季开始的标志。所以,古人对立冬非常重视,并有一些很重要的习俗活动。
立冬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我国北方,人们则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天子出郊迎冬 | 古人对立冬的重视上,首先表示在朝廷的态度上。立冬这天,天子要举行出郊迎冬之礼。
据《吕氏春秋.盂冬》记载:“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
意思是说,立冬之前三天,太史令就要觐见天子禀告立冬的具体日子等详细事宜,天子斋戒沐浴后,于立冬这天率领王公大臣到北郊迎冬。迎冬返回后,对为国捐躯的将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抚恤,兼有鼓励民众抵御外敌入侵之意。
民间贺冬 | 民间对冬至的重视更多表现为带有喜庆色彩。所以称之为“贺冬”、 “拜冬”。
相传,在汉代就有贺冬的习俗。据古籍记载:“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意思是说: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准备酒席,并拜见长辈师友,和其他重要节日一样。
宋代,每逢冬至日,人们就像过年过节一样,穿新衣,互相走亲访友,庆贺节日。
清代,民间贺冬的习俗更隆重。不论普通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要身着节日盛装,相见互相作揖相拜。
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逐渐简化。
祭祖祭天,庆丰收 | 旧时,立冬这天,人们还要举行祭祖祭天的活动。即便再忙的农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杀鸡宰羊,准备时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祭祀苍天,感谢上天恩赐的丰年,并祈求上天赐给来岁风调雨顺;而祭祀仪式后的酒食也可让辛苦一年的农人,好好犒赏一下自己。
立冬吃饺子 |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
立冬养生
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多吃主食,适当吃羊肉、鹌鹑和海参丨冬天就别想着减肥啦,多摄取点热量御寒保暖,要不精神萎靡,体质虚弱,就得不偿失了。
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丨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
在寒冷的天气中,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能御寒,可别为了身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需要提醒的是,食补和精神、起居调养要结合起来使用。立冬时节要注意保持心境平静、情绪安宁外,既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要注意保暖,睡前可以热水泡脚,促进机体阴阳气的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