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观田家诗》韦应物
“惊蛰一声雷”,关于惊蛰的雷,有这样一个传说——秋分节气,雷神因感受气候变化钻入土中,整个冬天都不出来活动,所以秋分有一候称“雷始收声”,而到了春天,农民开始农耕锄地,把大地锄开一个缺口,雷声惊醒,钻出地面,以惊雷报春,同时唤醒冬眠蛰伏在泥土中的虫蛇。因此民间到了惊蛰节气有拜雷公的习俗。
惊蛰节气,人体本身也与自然顺应,是一年中“震动”很大的时候。很多身体虚弱的人到了惊蛰节气当天,身体都会有很大的反应,如头痛、失眠等不适。
人体的能量在一年中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惊蛰时节阳气升发,如果这个时候把身体调理好,那么一年都会有活力,否则一年都会困乏无力。
惊蛰时节调理养生有三个重要的关键词:健脾、利湿、化痰。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惊蛰节气一定要升发起来,运动配合节气养生,让身体活跃起来。
3月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惊蛰节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二月节……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时节。在滇中地区,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到处都能看到姹紫嫣红景象。茨白花、棠梨花、桑花陆续作为野生食材上市,以嫩芽和花、虫等食材为特色的美食,渐见于人们的餐桌,可以享受惊蛰时节特有美味盛宴。农民们期盼着“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风调雨顺,预示好年景来到。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
惊蛰节令养生,不离精神调养,饮食调配,依体质与节令而调补阴阳盛衰。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特点,使自身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应该遵循“恬澹虚无、精神内守”养生法则,养成冷静、沉着习惯。少参与争胜负活动,注意居室环境安静,尽量居坐北朝南之屋。春暖花开的时节,要多走出室外,投身大自然中,“无厌于日”,多晒太阳,多做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享受日光浴、空气浴。
惊蛰过后万物苏,各种病毒和细菌比较活跃。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易流行爆发,要严防这类疾病流行。
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平时不妨多食甜点。若有咳嗽,可食莲子、枇杷、罗汉果等有止咳功效的养生之物,以化痰止咳,缓解病痛。
常规饮食宜清淡,油腻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且易上火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应少吃。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经济条件好的的可食用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
01
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饮食方面应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芥菜等。
此时肝气正旺,易伤脾,故要少吃酸,多吃大枣、锅巴、山药等甜食易养脾,可做成大枣粥、山药粥。
此季节养肝,鸡肝味甘而温,补血养肝,可与大米煮成粥来吃。
02
气温回升,细菌、病菌等微生物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有助于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可适当多吃。
03
此时天气乍暖还寒,气候相对干燥,人很容易口干舌燥,多汁味甘有润肺滋阴功效的梨,但梨性寒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对于脾胃虚寒或血糖较高的人,不宜食用生梨。
适合春季养生且润肺健脾的食物还有百合、银耳、莲藕、山药、大枣等。
1. 梨:惊蛰时节,气候干燥,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能清热去火,止咳化痰,春天宜常吃。
2. 春笋:春笋是春天的时令食材,鲜嫩脆爽,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钙、磷、铁等必需的微量元素。
3. 菠菜:菠菜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铁、维生素C等,有养血、润燥的功效,还能预防便秘。
4. 山药:干燥的春季多吃山药能健脾胃、补津液、滋阴润肺。对于减肥人群,山药还可代替主食,是更加健康的选择。
5. 鸡蛋:最常见的滋补食材,营养价值却不容小觑。常吃鸡蛋能润肺利咽、补气润燥,还能补充蛋白质。
此外,牛奶、豆腐、白萝卜等都是极好的养生食材。
(声明:以上图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