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致敬芳华(3)小荷才露尖尖角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描写大自然景色的诗,为绝大多数的人所熟知并喜爱。但是在医学这个“大自然”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新人,他们如同无声的泉水,静静地流淌,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博采众长,积蓄力量,经过沉寂与磨砺、奋进与成长,逐渐因其“尖尖角”而被众人欣赏。今天我们就向大家推介三组四人,理疗科张玉风,综合病房韩倩倩、周颜娜,影像中心侯晓蕊。

学而无境:理疗科 张玉凤

银针翻舞、艾香弥漫。

这就是张玉风每天的常态化工作。


也许在一般人看来就是按按胳膊、扎扎银针、拔个火罐没有什么难度。可你不知道的是,在哪个地方摁,用多大力度,这都是有学问的。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项目,理疗也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


张玉凤医生曾经在省中医进修过一段时间,在省中医的时光对于她来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在省中医,她有一种来到知识海洋般的感觉,以前许多她只见过没有实践过的东西,在这里都是很平常的技术。她像一个极度渴望知识的小学生一般,一直围绕在老师身边问问题,晚上下班后,就不断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在她归来时,为我院带来了脐疗、穴位埋线、灸法、小儿推拿等新技术,临床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沉寂,磨砺。


2017年张玉凤在全市中医适宜技术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张玉凤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许多病人的认可。根据医院中医药发展规划,在门诊病房综合楼的2楼东侧,特别设立了一间中医治疗室,由张玉凤负责。张玉凤就向窦晓飞主任请教,并且参阅理疗专业目前开展的情况;向行业领先的师长学习;晚上下班,打电话给老师,虚心请教;认真揣摩和总结每一个疗法的效果和对照,询问患者的感受,10几平方的小治疗室里见证了2年来张玉风的每一次努力与奋斗。



奋进,成长。


推拿作为一项绿色疗法,张玉风在小儿诊疗上,可是下了一番真功夫,因为毕竟现在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健康也越来有了新的认知,小儿腹泻、一定范围内的发烧她都有了一套很成熟的治疗经验。成年人的腹泻、腰腿疼痛也往往“手到病除”,本院的同事们很多就是她忠诚的粉丝。不少人做完治疗后,都向身边的人推荐张玉凤医生,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


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任重而道远,学习的步伐不会停下,前进的动力不会消退。张玉凤说:“我真的挺感谢医院,感谢我的主任,是他们的支持与鼓励,让我才丝毫不懈怠;感谢我的家庭,感谢一直以来他们在我背后默默的支持。我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去学习,去进步,为中医院的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医路姐妹:韩倩倩 周颜娜


说起这对“姐妹花”,那在12楼综合病房可是出了名的。无论是谁,说起她俩,都会竖起大拇指。同事们,患者们都夸她俩朝气蓬勃有活力,孜孜以求爱学习。



从校园到社会,看似一小步,可这一步想要走好却十分艰辛。韩倩倩、周颜娜二人年纪相仿,家都在外地,所以关系十分的要好。两人几乎形影不离,吃饭、上班、学习、睡觉都在一起,互相督促,互相进步。考执业医师证两人也是一起携手前行,下班后,两人吃点东西便拿起书本开始学习,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互相讨论,共同学习。有时开会小差儿,另一个就会严厉的批评。几乎她们每天都会学到凌晨,功夫也不负有心人。



综合病房成立后,缘分使然,两人也都定科12楼。问她俩到新科室开心吗?两人笑着跟我说:“开心呀,除了忙的连约会的时间都要挤。”综合病房作为一个新成立的科室,充满着青春活力。韩倩倩的性格爽朗大方,不拘小节,周颜娜心思细腻,活泼开朗,两人搭档起来十分的默契。同事们有事让她们帮忙,她们都义不容辞,尽心尽力。新年病房扮靓,她俩和同事们一同巧妙构思,做出一幅幅一件件纯手工的工艺图,为“2019最靓病区原创创意奖”着实出了一份力。科室融洽的氛围与她俩的性格十分的契合,她俩都觉得简直有种“乐不思蜀”的感觉。



两人家都在外地,远方的父母是她俩最放心不下的。每次回家都是攒够好几天假期再回去,就是想在家多陪陪父母。


韩倩倩说:“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一辆车,这样回家就方便多了。”



“我今年最想稳定下来,把妈妈接到身边好照顾她。”这是周颜娜今年最大的愿望。


周颜娜说:“我特别羡慕你们这些家是本地的,可以天天吃父母给做的饭菜。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张关于在外拼搏的你还能陪在父母身边几天?当时看到,我就感觉心头一紧。立即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


综合病房是一个多学科汇集的科室,肿瘤、心脏介入、重症患者比较多,中西医结合、热疗、介入等治疗方法复杂,遇到复杂病例,俩们姐妹除了像前辈请教,就是相互讨论,查文献、查病例,不厌其烦地一趟趟去病房观察患者的情况。如今俩个小姐妹还都逐步有了自己的患者粉丝。



影像新锐:侯晓蕊


21岁的侯晓蕊,可能没有想到的是“来逢其时”。


2018年9月,有着技术专业优势的侯晓蕊作为128排新CT负责人,直接参与安装培训工作,抓住每一个可以学习的时刻,在培训过程中认真听讲记笔记,牢牢记住每一个知识点。不断的向科主任和同事们请教,晚上上网看各种相关知识,学到了许多更为先进的扫描技巧和处理方法,如今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已经迅速成长为影像中心的中坚力量。



 

至今,128排CT逐渐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新检查,总共为5000多个患者服务,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临床提出的需求,无论是普通的平扫增强,还是对于全身各处血管的评估,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临床提供了更好更精确的诊断结果。


对于这个有着沉稳与平静,与年龄不相符的侯晓蕊来说,无论是使用128排CT第一次独立操作冠状动脉造影的紧张,还是做出一个非常漂亮的后重建图像时的欣喜,这些珍贵的记忆都将深深刻进她的生命里,鞭策着她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


“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为她们提供更好的更优质的就诊体验。”侯晓蕊说。记得有一次的冠脉造影患者是一个70岁左右的老奶奶,当时签完了CT增强的知情同意书,便觉得心里很不安,好像是做一个非常复杂的手术一样非常紧张,心率也非常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效果非常不好,于是侯晓蕊就和护士一起对她以及她的家属细心解释为什么要签署同意书,以及同意书上的每一条是什么意思会发生的几率有多大,通过解释这位老奶奶也放松了许多,也明白了怎么配合才可以更好的帮助检查。


 


“回望这九个月来的工作,128排CT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不是我一个的的功劳,我的身边有很多默默付出的小伙伴们,他们做的工作甚至比我更多。”侯晓蕊谦虚的说道,“从患者来的导诊到最后的报告片子发放离不开科室护士技师和诊断医师每一个人的努力。”


新开展的冠脉造影术,这项检查的成功先是护士熟练的使用技巧找到适合的能够承受较大压力的血管,之后是患者自身的心率在规定要求之内以及技师进行呼吸训练,接着在合适的时机注药扫描,最后医师进行重建处理并进行诊断发放报告,整个过程有一项不配合好就意味着失败。每一个成功血管造影的背后都是他们整个团队的努力所带来的。


能进入中医院,认识了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们,侯晓蕊觉得这是自己最幸运的一件事。科室氛围十分融洽,有时做错了就批评,做出成绩了大家都来夸一夸,不知不觉就彻底融入并且热爱它。




在我们医院中,总有那么一群敬业乐业的青年人,他们就像内心有光的火种照亮了我们共同工作的方向。


作为医界新秀,他们正值最美年华,医路才刚刚启程,未来她们还将面临许多的苦难与困惑,对于他们本人来讲,唯有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才能做到早慧而不衰。


对于我们,心怀善念与爱心持续关注他们的人来讲,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凝望着他们的背影,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与爱护,信赖与提醒;从内心期盼和祈祷,恳请这个社会善待每一位心怀激情与梦想的他们,感知他们最大程度的努力与善意,包容他们创新进程中的试错与缺憾。


因为他们还在成长的路上执着奔跑,而且因为我们也曾经年轻过。

心怀梦想,莫负春光。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