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辨证论治: 益气活血是关键
古有四大难症——“风、痨、鼓、膈”,其中“风”就是特指中风病。它起病急骤,变化多端,症状多样,类似风善变之性,故得名中风,又名卒中。历代医学家对中风病进行了大量研究,病因病机经历了从“外风”到“内风”的演变,并根据不同病因病机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为近现代治疗中风病留下了宝贵的经验。1992年全国脑病急症会议上正式统一以“中风病”作为病证名,并将其作以下定义: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有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蹇涩或失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并且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根据风、痰、气、血、虚、癖等常见病理因素进行针对治疗,并与西医治疗相得益彰。总结近年中医治疗中风病的文献,气虚血瘀被中医学者认为是中风的基本病机之一。有中医学者直接指出“血栓为标,体虚为本”。与西药相比,中药可标本兼顾,在活血化瘀、益气补虚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早在清代,王清任就提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气虚血癖”而成,并在治疗上又提出了益气活血的治疗原则。郭士魁在《杂病证治》中记载“对脑血栓形成的病人,应立即用有力的活血药,活血通络对脑溢血者,急性期过后,或一周以后,也可使用活血药,促使血肿尽快吸收”“急性期宜祛邪为主……,恢复期加补气药扶正,以益气活血”。尤其在近现代,益气活血类药物在中风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像补虚药黄芪、活血化瘀的川芎、丹参等都在临床中的功效都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随着中医药制剂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中药汤剂已陆续被相应中药复方制剂代替,并已成为是中风病防治中的重要部分。
消栓通络颗粒: 破瘀益气、标本兼顾
自古至今,中药复方在中风防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消栓通络方就是出自临床实践的经典组方。它含11味植物药,方中重用黄芪为君,取其力专性走,周行全身,以助推动诸药之力,使气旺血行,瘀祛而不伤自,达到益心气的目的;川芎为血中气药,行气解郁之功尤佳,与丹参配伍加强活血止痛之效为臣;更辅以山楂、三七、郁金以活血化瘀;桂枝温经通络,木香行上、中、下三焦之气,两药相伍,使寒凝之气滞得温则通,气行则血行,又加强活血药物之功力;槐花苦凉为清热凉血药,泽泻甘寒为利水渗湿药,两药配伍,一方面可防辛温之品化热化燥之虞,另一方面降低血脂作用;冰片芳香通窍为使。诸药配伍,具有益气活血、温阳通络之效。随着中药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消栓通络方已被发展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剂型。载药量大、服用便利、有糖无糖双选择等特点,使消栓通络颗粒更适合中风病患者。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关于消栓通络方的基础研究越来越多,大量研究通过采用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研究方法将其相关作用机制进一步阐明。多项研究发现,消栓通络方有效成分具有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脑血流、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功能。相关实验数据表明,它在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方面显著优于阿司匹林,在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损伤优于尼莫地平。
值得一提的是,消栓通络方出自北京同仁堂传统秘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开始被历版药典收录。中国药典中明确记载消栓通络颗粒主治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神经呆滞、言语迟涩、手足发凉、肢体疼痛,适合于缺血性中风及高血脂症见上述证候者。
《中国药典》消栓通络颗粒
消栓通络颗粒采取先进提取工艺精制而成,各组分配合具有活血破瘀、益气补虚的功效,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除了在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轻脑组织损伤方面具有清晰的作用机制外,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载药量充足等特点尤其适合中风患者,可大幅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拥有无糖型和有糖型供患者选择使用,如合并糖尿病的中风患者可选择无糖型,更安全有效。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一项数据表明,2008-2012年,中风用药市场复合增长率达18%。2012年销售额为283亿元。保守估计,2016年中风用药市场销售总额将突破450亿元。消栓通络颗粒作为防治中风的首选用药,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0亿元。
■杨树
转自:《医药经济报》
扫一扫
消栓通络颗粒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