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中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中药标准化服务支撑体系,并通过市场合作模式创新,促进中药产业“种好药、产好药、造好药”。
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上,大片绿叶红果的枸杞林分外醒目。这是青海柴达木盆地时常能见到的场景,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养生,作为中药四宝之一的枸杞需求量不断攀升。
不仅是枸杞,近年来,国内外中医药的需求持续旺盛,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然而,中药的整体质量却难言令人满意,种植和初加工模式粗放导致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不达标、农残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成为制约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切实提高中药产品质量水平,增强中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亟须统一、科学、高质量的国家标准进行规范。
质量亟待提升
今年以来,中医药产业政策利好不断,《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相继发布,顶层设计逐步清晰、目标任务不断聚焦、保障措施不断加强。
据行业人士预测,“十三五”期间,医药经济从之前的超高速增长转变为中等偏高速增长仍然可期;医药行业朝阳产业的特质不会改变。供需与政策齐发力,中医药产业迎来双重利好。目前中药材大约有1200种,每年全国种植的中药材产量约300万吨,预计到2020年需求量将达到670万吨。
产业的美好前景,并不能掩盖中医药产业当前面临的困境:中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医药可持续发展。
近日召开的2016中国中药材种植企业与中药生产企业战略峰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药行业企业对于提升中药材质量进行了深入探讨。福建海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海英表示,全国各地大面积开展了中药材引种并获得成功,但也有很多品种逐步失去了原产地的优势,盲目的引种品种是目前造成药材不合格的重要原因。
“目前中药材种植存在盲目性,种植时不考虑适宜种植的地区,只考虑价格。政府相关部门应予以科学指导,协助做好选种品种的调研和技术培训,并利用掌握全国信息的优势,发布中药信息,避免盲目引种。”赵海英说。
中药材生产加工的其他环节也存在诸多隐患:如加工手段落后,采用马路暴晒、硫磺熏蒸等方式;药材包装不规范,无包装、滥包装、无标示;此外还有掺杂使假、不能全程可追溯等问题。
标准化是方向
“中药材种植基地要向新型的更高标准和要求发展。”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养殖专委会理事长王卫权表示,药材质量要得到根本好转,种植基地必须自觉遵守药材种植的标准及规范,严格管控种植质量,同时要加强政府部门监控的力度,把监控的前端延伸到产地源头。
不仅仅是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产也面临质量管控的难题。可喜的是,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国中药系列标准有望全面提升、完善。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实施,全国上百家中药企业参与、权威中药科研院所支持的中药标准化项目已在京启动。
中药标准化项目的重点任务是针对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生产全过程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缺失问题,着力于中药生产各环节的技术规范优化、中药产品标准及中药产品可溯源体系建设,完善并修订一批中药生产规范及标准,强化中药产品的监督、鉴别和鉴定方法,系统构建中药标准化服务支撑体系,促进中药产业“种好药、产好药、造好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药标准化是一个涵盖技术、管理、政策和法规的规范建设工程,是中医药继承创新的重要任务,更是中药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以及保障中医疗效和公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贞芪扶正系列,汲取更多活力
贞芪扶正颗粒主要成分为黄芪和女贞子。黄芪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免疫增强和调节作用,女贞子也能诱发淋巴细胞增殖,起到免疫增强的作用,两药都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合用后可显著提高免疫力,从而降低患病率及疾病的复发率,并对多种疾病具有防治作用。贞芪扶正颗粒适用人群广、效果确切,老少皆宜、男女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