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有祛湿利湿、补肾养胃、健脾润肠的功效。是药食两用的食材中数一数二的食材。近代营养学研究发现,山药中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粘蛋白、多种酶类、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起到帮助肠道蠕动、促进体内代谢废物排出的作用,所以又有排毒养颜、润燥健脾的美食之誉。
山药是平补脾胃的良药。在霜降后采挖,洗净,切去根头,用竹刀刮去外面的粗皮,晒干或风干,就是“毛山药”。选择粗大的毛山药,用清水浸软,搓压成圆柱状,将两头切齐,晒干打光,即成为“光山药”。
中医认为,山药性味甘、平,滋补性强,尤以健脾胃、补肝肾为最佳。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药”,说它:“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本草求真》记载:“山药,本属食物,古人用入汤剂,谓其补脾益气除热。气温、平,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李时珍更将山药的功用概括为“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五个方面。
山药生用能补肾生精、益肺肾之阴而治疗消渴。按照中医的理论,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上消可配伍花粉、麦冬、知母、黄芩、五味子、沙参、生石膏、乌梅等。中消可配伍生石膏、知母、葛根、黄精、黄芩、花粉、生大黄、生地等。下消则须配伍生地、熟地、山萸肉、五味子、泽泻、丹皮、茯苓等。现代用这种方法治疗糖尿病、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山药中含有的消化酶,能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分解,进一步吸收、利用;还能增进食欲,改善人体的消化功能。
山药除内服外,还可外用。如治疗急性乳腺炎,可用生山药加白糖适量,共捣烂成泥,敷患处,日换两次,能促进炎症消散。
治疗寒湿型腹泻,可取山药50克,干姜30克,一同研末,每次2~3克,每日2~3次,温开水冲服。治疗慢性腰痛,取山药、黄豆、鸡血藤各30克,五味子3克,一同入锅,加水煎汤,每天分2次饮服,可经常服食,吃山药、黄豆,喝汤。治疗产后乳汁不足,取山药30克,羊肉50克,生姜6克,当归10克,一同入锅,加水煎汤,吃肉喝汤,每日1次,直至乳汁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