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身边的一位同志向他谈到“速记”问题,进而涉及到“草字”、“草书”。毛泽东说,草字是草字,草书是草书,一字之差大不一样。书法不就是单字了,里面有规律有章法。
学习书法怎样入门呢?
毛泽东说:“第一要多看帖,第二要多练习,写多了就熟了。”
看帖时要注意什么呢?
毛泽东:“要反复看,反复记,等到帖的内容能背下来时就更熟了。”
看帖时要记些什么?
毛泽东说:“记字的结构、造型、行气、章法。为什么这么复杂?毛泽东说,你要熟悉一个人,不是要记住他的高矮肥瘦吗?你还要记住他的五官特点呀!”
这么说记字跟记人一样?
毛泽东回答:“是啊,人有相貌、筋骨、精神,字也有相貌、筋骨、神韵。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点画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之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面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是充满了辩证法呀!”
如何理解书法的神韵?
毛泽东说:“比如王羲之的书法,我就喜欢他的行气流畅,看了使人心理舒服。我对草书开始感兴趣,就是看了此人的帖产生的。他的草书有《十七帖》。记住了王羲之行笔,你再看郑板桥的帖,就又感到遒劲有力,这种美不仅是秀丽,把一串字连起来看有震撼之感,就像要奔赴沙场的一名勇猛武将,好一派威武之势啊!郑板桥的每一个字,都有分量,掉在地上能砸出铿锵的声音,这就叫掷地有声。”
临帖是不是要照原帖写?
毛泽东说:“当然,最初要照原帖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
字的精神怎样理解?
毛泽东说:“字就像人,有精神有个性,有的雄伟豪放,有的潇洒秀丽,你要写的字不要让人家看了感到松散、柔弱。当然写字也不要刻板。”
学草书从哪儿下手?
毛泽东说:“不要好高骛远,欲速则不达,建议先学楷书,练基本功,以后再学行书、草书。”
看什么帖好呢?
毛泽东说:“先看《千字文》,多看多记,还能学到一些东西。《千字文》里面讲到的有天文、地理、矿藏、植物、历史、修养,能背下来就差不多了。不看个十遍八编就能背下,不要急,一步步慢慢来。当然,还可学《标准草书》,就是于右任编的本子。
我们来看看毛泽东年轻时候的字迹:
你原以为,毛主席年轻时的书法就很潇洒奔放。现在,你可能小失望了。
我们继续看:
慢慢的,毛主席的书法逐步成长。
直到青年时候,毛主席的书法味道愈加浓厚。
1、过渡期(1920年代)
1920年代是毛主席由学生向社会工作者过渡时期,书写已由原来的学习变成了工作的需要,一笔不苟已不现实,故以行书为主,笔画连带多了起来。但是,由于离校尚不久,书生习学的气质还在,学校期间打下的基本功还在,故能结体规范,中锋行笔,转笔圆润,布局井然,一气贯通全篇。
毛泽东的书法是信笔成书、不拘俗套的。书法艺术的本质,是表现个性,故而透过一个人书法的结体、运笔、书写习惯,我们大致可以窥见其性情特征。一般来说,喜欢狂草的人,通常性情奔放、浪漫;而喜欢写正楷的人,则严谨刻板。顿挫分明的字体,可以看出一个人为人刚健有力;而汪洋恣肆的书法,则折射了一个人豪放不羁的情怀。
致林伯渠、彭素民信(1923)
致平教委员会因病辞职函(1924)
2、西歪期(1930年代)
进入1930年代后,毛主席的书法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字形发生倾斜,呈上左(西)下右的斜倚状;二是笔力开始退化。西歪的发生大致是一个渐变过程,开始是一幅之内部分字西歪,以后一幅之中歪斜的字越来越多,至最后全幅西歪。1936年致许德珩夫妇的信,大致处于这种变化的中期:前两行半总体正中略东斜,剩余部分却明显西斜,前后不一。自此直到30年代末期,毛主席的字都是西歪,且越歪越厉害。
前面所提及的1936年致许德珩夫妇的信,字体部分东倒,部分西歪,在很大程度上是书写者本人控笔能力不够的表现。这种笔力退化,在后面的几幅手迹中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在1939年为延安《新中华报》题词“为消灭文盲而斗争”更一览无遗,其中“争”的竖钩甚至不堪入目。值得注意的是,这还是一幅题词,按说书写时是尽心尽力了的。
致范长江信(1937)
致柳夷信(1938)
为艾生题词(1938)
致何干之(1939)
3、东倒期(1940年代)
如果说毛主席字体在1930年代发生西歪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那么进入1940年代一片东倒,上右下左地斜倚,就是一个突然全盘转向。在运笔上,还出现了建国后时有见到的那种部分笔画粗重的情况。在离开学校20多年后,毛主席原有的书法底子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这从1942年给蒋介石的信中可以清楚看出。
为叶志强题词(1940)
致萧军信(1941)
致蒋委员长信(1942)
这是台湾国史馆2010年解密的毛主席1942年写给蒋介石的亲笔信。这封信对毛主席很重要,所以他写这封信时态度恭敬,用语十分谦卑,连臣子见皇帝的“宠召”、“晋谒”、“德意”都用上了,几乎是匍匐在地:
带着恭敬的态度,毛主席东一改平日书写潦草,而选择行楷,尽量做到工整。惜功力不济,再怎么认真,也难以掩其短拙,例如,第一行的“介”、“席”和第五行的“布”三字的竖画,均写成了偏锋,笔画右边一排锯齿疙瘩,半天拉不到底。
为严炳武题词(1943年)
为王燮权题词(1943)
致周扬信(1944)
致丁玲、欧阳山信(1944)
致萧三信(1945)
致任弼时信(1946)
致彭真信(1948)
致柳亚子信(1949)
4、东倒西歪期(1950年代)
进入1950年代后,毛主席的书法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字的结体越来越随意,出现了一些较清秀的字,偏锋多了起来,凝重呆滞的笔画有时较多,50年代前半期依然延续了40年代的东倒,但在5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西歪。
转发武汉市报告批语(1951)
出差守则(约1953-1954)
关于宪法初稿讨论和修改给刘少奇等的电报(1954)
给地方党委的通知(1956)
农业发展纲要修正案指示(1957)
致陈玉英信(1958)
5、不定方向期(1960年代)
一般认为,1960年代是毛主席书法高峰期,因为他此时积累了几十年的书法实践技术与经验,正好得心应手,而70年代又垂垂老矣。事实上从公开的手迹来看,毛主席60年代的书法不仅无显著的提高,反而是不协调情况增多,多数书法一幅之内各字站立的方向飘忽不定(如1965年“西藏自治”四字各有各姿),笔画要么漂浮(如1961年致周世钊的信),要么更加滞涩(如1965年学习白求恩等的题词)。
致周世钊信(1961)
致张人惕张人价信(1962)
根治海河题词(1963)
中学生题词(1964)
学习白求恩等的题词(1965)
为中国妇女题词(1966)
毛泽东的书法不可学,是因为毛泽东是天纵之才,其书法洋溢着无与伦比的才气、豪气、灵气、霸气、神气,令人叹为观止,敬之仰之,绝非常人可以驾驭。
欣赏毛泽东书法,我们既能感受到他的龙蛇飞舞、大气磅礴、豪放酣畅的书法艺术之美,又能感受到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睥睨天地、独领风骚的伟人风范。
就书法艺术而言,最能代表一个人艺术成就,并能最好表达艺术家个性的,莫如草书。毛泽东就选择了最能体现其浪漫豪放情怀的草书,即使其行书也带有草意。
毛泽东的书法不物成规,有着极其鲜明的创新意识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他师古人而不拘成法,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推陈出新,独领风骚,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毛字”、“毛体”。
毛泽东的诗词:
沁园春·雪(1936年2月)
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贺新郎·赠杨开慧
菩萨蛮·黄鹤楼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
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
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
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
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念奴娇·昆仑(1935年10月)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
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
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
七律(二首)·送瘟神(1958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