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掌握“冬季养生,三法宝”,让老年人安然过冬!

文\ 王胜 安徽省中医院 主任医师


随着冬令时节的到来,冬季养生也提上了日程。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逐渐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所以要做到温热饮食、健康起居、情绪畅达——



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6 个节气。我国民间习惯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即“建始也”,“冬”即“终也”。今年的立冬在公历11 月7 日,这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冷的冬季真正开始降临大地,这段时间草木凋零、万物伏藏,天地间阳气潜藏、阴气盛极。


饮 食

饮食温热,适当进补


常言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在我国民间许多地方均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为抵御寒冬补充元气。老年人阴阳俱损、气血皆虚,抗病能力低下,尤易感邪染疾,如在冬季重视进补,可以起到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但“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补,以调养脏腑、调理气血、协调阴阳为要,万不可唯虚是补,一味投以温补益气、滋阴补血之品,以致虚未得补,邪先受益。


那么老年人冬季吃什么好呢?《饮膳正要》中有“……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的说法。也就是说,冬季饮食宜以温热为主,可以有选择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如牛肉、羊肉、乌鸡、桂圆、板栗、花生、红枣、糯米等。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胡萝卜、卷心菜、青菜、豆腐等。同时要避免寒性食物,如冷饮等。


要注意的是,立冬以后,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南方“小阳春”的天气较北方地区要温和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主,如鸡、鸭、鱼类等。对于患有慢性病属阳虚的人群也可以服用一些温补的药食之品,如黄芪、人参、鹿茸、枸杞、狗脊等。但这些药食之品也并非适合所有人群,最好能在医师的指导下辨证选用。另外膏方也是冬季进补的佳品,有条件有需要的人可以在立冬后到正规的中医院预约制作膏方,膏方历史悠久,遵循中医辨证论治法度,不仅养生,更能治病。


起 居

活泼气血,扶正祛邪


立冬之后,北方将迎来“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冬季由于天寒地冻、空气干燥、室内外温差大、雾霾天气等众多因素,不仅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慢阻肺、哮喘疾病多发之期,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心肌梗死等的高发季节,常常威胁老年患者的健康。


中医认为,寒气凝滞收引,加之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在冬季更易发生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故老年人在冬季的日常起居应注意防寒保暖,以活泼气血、扶正祛邪为原则。如坚持用温热水泡脚、行足部穴位按摩等。还要搞好室内卫生、定期开窗通风换气,室温应保持在15℃ ~20℃为佳。天气变化时要及时添衣加物、预防感冒。对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群,可在冬季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肺炎疫苗等。


寒冷的冬季是万物“冬眠”的季节,古人意识到在冬季需顺应自然、早睡晚起、多静少动,强调“早睡以养阳,迟起以固阴”。另外在运动方面,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使体力消耗过大,可以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些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冬季饮食宜以温热为主,可以有选择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如牛肉、羊肉、乌鸡、桂圆、板栗、花生、红枣、糯米等。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如: 胡萝卜、卷心菜、青菜、豆腐等。


情 志

神藏于心,谨防抑郁


冬季是容易产生抑郁情绪的季节。进入冬季以后因为气候寒冷、光照时间缩短、景物萧瑟,人容易变得懒洋洋、无精打采,尤其对于老年人群这个特殊的群体更应该注意谨防冬季抑郁症的发生。


所以冬季更应该保持恬淡安静、乐观畅达的精神状态,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正如《黄帝内经》所言“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就是要使神藏于内,少思寡欲;学会调节情绪,有所节制。老年人平时既可以通过进行适宜的室外活动来调节心情,保持良好心境,如多晒太阳,和友人聚会聊天,也可以采取疏泄法,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


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老年人不仅要在冬季做到精神安静,神藏于内,而且春、夏、秋三季也需要做到藏神守心,只是有程度的差异。


冬季养“藏”,久有渊源。《黄帝内经》言:“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冬季进行养生应该遵循以下方法:不应太早起来活动,最好等到日出以后,才开始做事情,活动的时候让身体微微出汗为宜,这样既可达到避寒取暖的目的,也可保持愉快的心情,使精、气、神不致涣散而得以收敛。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损伤肾气,到了春天会生痿厥之类的疾病,影响寿命。


总之,冬季养生既是结束,也是开始。做好冬季养生不仅可以安然过冬,而且可以为健健康康地度过新的一年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6年11月刊




《中医健康养生》已入驻以下平台,只为与您相见!





点击下方图片”订阅杂志,如此简单!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