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由于小儿肠胃功能不完善,饮食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小儿便秘。小儿便秘,最苦恼的还是宝爸宝妈,看着孩子痛苦难受的样子,宝爸宝妈们的内心也是煎熬无比。面对小儿便秘,您知道中医师是怎样用药的吗?就让该怎么办呢?今天的文章告诉您,小儿便秘得这样治吧!
便秘是以大便干结、排便时间间隔较久、排出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种疾病均可引起便秘,故便秘又是多种疾病的一个伴发症状。
小儿便秘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两大类。功能性便秘是指结肠、直肠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而以功能性改变为特征的排便障碍, 占儿童便秘的90%以上。其又可分为慢传输型便秘(结肠、全消化道的动力不足)、出口梗阻型便秘(盆底失迟缓综合征、盆底松弛综合征)及以上两类同时存在的混合型便秘三种类型。器质性便秘主要与肛门闭锁、肛门狭窄、先天性骶裂畸形、先天性巨结肠、肠神经元发育异常等器质性疾病相关。
本文主要介绍不同类型的小儿便秘的用药方法。
1
实寒秘
风寒犯肺,肺失宣降,致大便不通,或硬或不硬,恶风寒,流清涕,头痛,咳嗽,纳呆。治宜疏风解表,宣肺散寒,兼宽肠通便。解表散寒,用紫苏叶、荆芥、防风、桔梗、麻黄、生姜;宽肠通便,用厚朴、枳壳、枳实。
2
实热秘
风热犯肺致肺气失宣,腑气不通,见流涕,咳嗽,痰黄,咽喉痛,大便干硬,治宜宣肺解表,清热通便。清热宣肺,用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桔梗等;润肠通便,用玄参、瓜蒌仁、枳壳等。肺移热于大肠,肠热灼津,或嗜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煿,化热伤津,致肠津失润,大便干结,燥如羊屎,便时艰难,甚可伴肛裂、出血,治宜清热养阴,润肠通便。清热解毒,用金银花、牛蒡子、白花蛇舌草、玄参等;泻火通便,用番泻叶、芦荟、大黄、芒硝。
3
食滞秘
脾胃损伤,积滞内停,见大便先干后稀,初时便干,便出略困难,继之便稀,伴腹中不适,便意频频,每次大便时间明显延长,纳呆,治宜消食导滞,运脾通便。消食导滞,用莱菔子、神曲、生麦芽、山楂等;化积通便,用枳实、厚朴、制大黄。
4
气秘
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传导失宜,见大便干燥,次数少,腹胀腹痛,胸闷喜太息,嗳气,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健脾通便,用槟榔、独活、木香、肉桂、枳壳、厚朴、黑牵牛。
5
虫积
若虫积肠中,气机阻滞,通降失调,传导不畅,见大便不通,发作性腹痛,以脐腹痛为主,痛剧时呕吐清水或吐出蛔虫,面见白斑,或白睛见蓝斑点,喜咬衣物,治以宜杀虫去积通便,用芦荟、使君子、槟榔、黑牵牛等。
6
虚秘
中气虚弱,升降失调,见大便次数少,大便滞或干燥,形体消瘦,腹胀嗳气,纳减,或伴脱肛,治宜补中益气,升清降浊,用白术、党参、西洋参、陈皮、炙甘草。用于通便时白术须需用大量。中气下陷兼见脱肛,加用补气升提之黄芪、人参、柴胡、葛根,升清降浊之枳壳、厚朴、制大黄。
脾肾阳虚,见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白肢冷,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治宜温运脾肾,润肠通便,用巴豆、锁阳、硫黄、葱白、巴戟天、杜仲、山茱萸、肉苁蓉。
疾病伤津耗液,或久病体虚等,造成气虚血亏津少,大肠失于濡润,导致便秘,治宜养阴增液,润肠通便,用当归、何首乌、地黄、白芍、胡麻仁、决明子、黑芝麻、郁李仁、柏子仁、蜂蜜。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实用中医儿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奇文,朱锦善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阅读原文”,一键购本文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