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制定质量标准需要关注的重点

制定质量标准需要关注的重点

问:如何认识一致性评价中质量标准的重要性?标准制定方面有哪些重点关注?

答:“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是对重复性事物或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化是实现产品互换的前提。药品的质量标准是衡量、评估、论证药品质量,保证其临床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质量可控性的准则,是标准化监管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仿制药对原研药临床替代的质量保障措施之一。

在“质量源于设计(QbD)”的理念下,质量标准的作用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愈显其重要性。质量作为产品的内在品质是抽象的,只有通过质量标准的检验,才能将产品的内在质量展示出来,通过求证产品质量特征与安全有效性,以及工艺条件和参数与质量指标间关联特性,确立“设计空间”并探求最佳参数范围,方可在生产过程中确保产品质量。因此,质量标准作为药品质量的终端控制手段,并非仅在药品生产的终点放行起作用,在药品研发整个过程中都发挥着“质量显示器”的重要作用。“质量源于设计、过程决定质量、检验揭示品质”,已成为药品研发过程中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另外,质量标准的检验作为药品质量的终端控制手段,是药品投放市场的最后一道防线。截至目前,即使建立了十分完善的过程控制体系,也没有一家公司或某个产品可以放弃质量标准的放行检验,直接将产品投放市场。在国内外的药品监管中,法定标准的质检结果是判定其质量优劣的法定依据,质量标准在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药品质量标准是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控制信息的高度体现,既包含了该药物具体特征的针对性质控要求,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类药品的普遍性质控要求,以及当前药品质控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一则完善的质量标准,是该品种质量特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同时也要根据药品生产和质控中引入的新技术、新进展,以及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新认识不断提升质量标准的质控水平。一致性评价中质量标准的制定一般会基于两种情况:一是现行版中国药典或/和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定国际协调会议)成员国药典收载了同品种标准;二是产品标准尚未收入到国内外药典中。

对于第一种情况,要充分考虑并对比分析各标准在项目设置、分析方法及限度规定等方面的情况,综合各方面优势和该品种一致性评价研究的重要信息和结论,确定更为严谨、质控水平不低于国内外同品种标准的一致性评价质量标准。所以,研究中要体现出与国内外同品种法定标准的对比,及时跟进国内外同品种质量控制的新趋势,确保质量与疗效和原研产品一致,在杂质水平、释药特征、API晶型粒度等重要质量特征的控制方面达到国际水平。如采用的分析方法与药典不同,应提供详细的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数据与图谱等,以充分证明所用方法的优势、合理性与可行性。

第二种情况则需要根据一致性评价中的重要研究信息,遵循质量标准制定的一般原则,以及目前对药品质控新的理念和基本要求,考虑制定能够有效控制产品内在质量的质量标准。标准设计中的项目设置、分析方法选择和限度确定等方面,要遵循质量标准建立的科学规律和规范化要求:

标准项目设置:1.参考药品质控的一般思路和要求,设置常规项目。2.根据品种具体特点,结合CMC研究结果,确定针对性质控项目。如,产品是化学合成还是天然来源(微生物发酵、动植物提取),是外用、口服还是注射,是普通制剂、调释制剂还是靶向制剂,是手性中心、顺反异构、差向异构还是高分子聚合等。3.关注检测项目的互补性、原料药与制剂标准的关联性,共同把控产品质量。4.跟踪同(类)品种质控发展的国际前沿趋势,不断提升质控水平。5.根据研发过程的变更情况,进行相应的对比性研究,必要时调整质量控制的相关项目。

分析方法的选择:1.常规通用检测项目,采用药典附录收载的通用方法,如水分、干燥失重、脆碎度检查等。2.选择尽量简便、快捷、先进的分析方法。如对于组分单一、纯度较高的抗生素,尽量采用理化方法测定其含量,少用微生物检定法。3.检测方法首选测定原理为业内常用的药典方法。如含量测定或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薄层层析法(TLC),基本不推荐使用药典尚未引进的极谱法或流动注射分析法等。4.考虑不同分析原理检测方法的互补性。如盐酸伐昔洛韦,采用3种类型的检测方法共同监控不同特点的杂质,TLC法检测中间体E、副产物F和G,HPLC梯度洗脱法检测杂质A、C、D等7个特定杂质和非特定杂质,手性HPLC(冠醚手性柱)检测鸟嘌呤、阿昔洛韦及其杂质A及右旋异构体。5.针对标准项目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如鉴别是用理化或生物学的方法证明已知药品的真伪,而不是对未知物进行结构的确证。一般考虑不同原理的方法组合,如化学法或/和光谱法+色谱法+盐基或酸根鉴别,综合判定产品属性。杂质检查则要针对杂质多样性和微量性的特点,选用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并具有分离分析特点的色谱方法。如HPLC、GC(气相色谱法)等。而含量测定则在鉴别项保证了标准专属性、有关物质检查保障了杂质控制的前提下,考虑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好的定量方法。

标准限度的确定:1.基于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考虑。2.药典同类品种标准的考虑。3.与原研产品的质量对比。4.用于安全性评价研究和临床研究用样品的试验数据。5.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的稳定性研究结果。6.生产工艺、分析方法可能波动的合理范围。(作者系北京培优创新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学总监、首席咨询师)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