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卫君:从小到大,我们每个人都打过疫苗。打疫苗有讲究,有规定的日期,有对应的疫苗种类,可是疫苗,不是啥时候都能打的。作为家长,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宝宝是否合适接种疫苗,以下几种情况千万不要给宝宝接种疫苗,以免发生意外。
在哈尔滨市新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看到拿着针头的医生,小宝贝就忍不住大哭了起来。妈妈高艳丽说,宝贝从小体质不好,接种疫苗这件事,全家人都格外重视。疫苗不能随便打,尤其赶上宝贝感冒了,家长们都会等一等。
细心的妈妈对于宝宝疫苗接种的基本注意事项都很清楚。但是,难免还有一些粗心的妈妈。上周,哈尔滨的汪女士抱着三岁的女儿去社区医院接种了流感疫苗,当晚宝宝就出现了高烧惊厥的现象,医院的检测结果显示,白细胞和淋巴细胞都高出了正常值,医生判断孩子有隐形感冒。可惜的是,在此之前汪女士没有察觉孩子的感冒迹象。
医生提醒,接种疫苗之前,家长要带孩子在医院的儿保科做检查,确定孩子的身体状况适合接种。接种后至少让宝宝留院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再离开医院,避免在接种后有一些不良反应,必要时采取救治措施。
感冒、发烧、腹泻这些情况都是不能接种疫苗的,孩子在接种疫苗前要注意观察他的身体状况,接种时也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接种疫苗,家长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宝宝从出生开始便需要不停地与疫苗打交道,但许多家长对疫苗注射并不是十分了解。目前我国儿童可免费接种11种疫苗,分别为预防乙肝、甲肝、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传染病。其中多种疫苗要分几次,有间隔地接种。孩子什么时间接种哪些疫苗,家长一定要知道!
卡介苗(1剂) 预防结核病
乙肝疫苗(第1剂) 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疫苗(第2剂) 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脊灰疫苗(第1剂) 预防脊髓灰质炎
卡介苗(OT复查) 预防结核病
脊灰疫苗(第2剂) 预防脊髓灰质炎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1剂) 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脊灰疫苗(第3剂) 预防脊髓灰质炎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2剂) 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3剂) 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乙肝疫苗(第3剂) 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A群流脑疫苗(第1剂) 预防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麻风二联疫苗(1剂) 预防麻疹、风疹
乙脑减毒疫苗(第1剂)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A群流脑疫苗(第2剂) 预防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甲肝疫苗(1剂) 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4剂) 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风腮疫苗(1剂) 预防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乙脑减毒疫苗(第2剂)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脑A+C疫苗(第1剂) 预防A群及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脊灰疫苗(第4剂) 预防脊髓灰质炎
白破疫苗(1剂) 预防白喉、破伤风
流脑A+C疫苗(第2剂) 预防A群及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家长先了解孩子要接种的是什么疫苗,能防什么病,接种后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什么情况不能接种,有没有其他疫苗可以替代。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接种前最好给孩子换上柔软、宽松的衣服。让孩子吃好、休息好,因为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疫苗,容易发生晕针。
认真阅读《预防接种告知书》,不明白的及时问,有情况及时告诉医生,然后签字。如果宝宝身体不舒服或正生病,或是近期生过病要及时告诉医生。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有严重哮喘、荨麻疹等;以前接种疫苗后出现了高烧、惊厥、抽搐、荨麻疹等反应;另外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或最近注射过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输过血,都要告诉医生。
在医院观察30分钟再离开。回家后宝宝暂时不要洗澡,2至3天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皮肤清洁,不要让宝宝抓挠。别让孩子吃刺激性的东西,适当多喝些温开水,多吃水果蔬菜。
留心观察宝宝的表现,如有高烧、昏迷、抽搐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疫苗对宝宝的身体来讲是外来物,接种后对身体会产生刺激,个别人会出现全身或局部反应症状,常见的有接种部位红肿疼痛,或伴有发烧、哭闹等。一般比较轻微,不需要特殊处理。一般2到3天后就会渐渐好起来。
有的小宝宝在半岁之内母传抗体水平还比较好的时候就反复感冒、腹泻、吐奶严重、肺部感染,以及有严重的湿疹等等,这些孩子属于体质比较弱的孩子。对于体质较弱或有特殊疾病的婴幼儿,接种疫苗减少疾病风险尤其重要,因为这样的孩子患病后病情会更为严重。要更好地保护这些孩子,不仅要及时接种,同时还要减少接种风险。可以选择联合疫苗,以减少注射针次,从而达到减少不良反应和交叉感染风险的目的。
注意
有下列情况,应推迟接种疫苗:
接种其他减毒疫苗的间隔时间不到一个月;
出现咳嗽、发热以及红疹等过敏表现;
处于急性疾病发作期;
接种丙种球蛋白未满三个月。
有如下情况,应慎重接种疫苗:
肝肾功能受损;
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
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癫痫史;
曾患严重过敏性疾病;
对个别疫苗过敏的。
(转自广东卫生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