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小药店也能彰显“国际范儿”,他们这样服务“老外”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中国定居或旅游,英语逐渐成为双方交流的第二语言。然而,对于药店一线经营人员来说,确实只会说一些简单的英语口语。当遇到外国友人进店买药,如何打破语言的束缚,进行一次“完美”的接待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山东漱玉平民傲徕峰路店的员工是如何扬长避短,利用现代工具接待外国友人的。


药店工作人员接待外国顾客



常用语+动作=理解



这是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正在接待顾客的张姐发现有一位外国人走进了店里,便走过去热情地打了个招呼:“Hello,Can I help you?” 


“Hello。”外国人也高兴地回应。此时,张姐接待的顾客已拿完药,去收银台付款了。外国人连说带比划地告诉张姐身上痒,并做了个在胳膊上抓挠的动作,张姐恍然大悟,让他挽起袖子仔细一看,发现有些分散的小红点,一挠就会出现一条划痕。


正当张姐判断出是湿疹的时候,这位外国人抢先用生硬的汉语说了一句:“湿疹?”


“Yes,yes,”张姐一听,觉得这位外国人连如此“生僻”的汉语都讲得出来,便问道:“Are you a doctor?”外国友人应声回答“Yes”。


这就好办了!张姐给顾客拿了皮炎平凝胶,告诉顾客此产品吸收好、效果快,并用手势做了治疗瘙痒的动作,顾客看了很高兴。



搭配中药,如何表达?


此时,张姐又告诉这位外国人可以喝点中药黄芪,能够提高免疫力,有助身体恢复。可顾客听不懂“提高免疫力”这个中文词,该怎么办好呢?


张姐灵机一动,想起手机里的现代翻译工具,便打开手机,输入“提高抵抗力”,一下子英语词组就出现了!为了让外国人便于理解,张姐还做了个“强壮”的动作。


外国人一看,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张姐又拿起某品牌的黄芪,告诉顾客一天一包,用温水冲服,接着又不厌其烦地反复用手机翻译了一遍。怕顾客还是理解不了,张姐干脆拿出自己买的为顾客做示范,并告诉顾客不要吃辣椒。最后,顾客满意地拿着产品到收银台付款,临走时,还伸出大拇指连声说“Good!”


<<<知多D


为了提高专业服务水平,我国不少城市药店推出了“双语”服务,如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2年印发《零售药店设施设备和标识指南实施规范指导手册》,将药房分为标准药房、双语药房两类,要求药店内所有陈列柜台上的药品分类标识均有中英文对照,墙上张贴的用药提示也有中英文两个版本。


去年杭州G20峰会期间,浙江英特怡年就要求部分药房实行双语服务,并专门指派口语熟练的店员担任大家的“老师”。在北京居住的外籍人士不少,每年来北京旅游的外国人也很多,为了解决外籍人士买药难等问题,普安药房北京分公司的财富中心店、建外SOHO店、富力城店和天津总医院店也开展了双语服务,形式主要是电脑在线翻译或电话求助等。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