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报道
“未来早已到来”,拿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的这句名言形容这个人工智能的时代,真是太贴切不过了。2017年才过去两个多月,人工智能就在疾病诊断上连续超越了皮肤科专家与乳腺癌病理学家。近日,一家叫做Buoy的公司又开发了一款新的人工智能,让人不用前往医院,就能知道自己可能得了什么病。
信息时代,如何获取健康真相?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网络高效地寻找信息,这本身无可厚非。但网络信息同样会给人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在出现发烧、头晕、腰疼等看似“微小”的症状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前往医院就诊,而是上网输入症状,了解自己可能得了什么病。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这些医疗健康讯息未必准确,这可能会让患者小题大作,接受不必要的治疗,或是让患者放松警惕,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
▲Buoy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想让患者得到更准确的资讯(图片来源:Crunchbase)
Buoy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Andrew Le)早早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安德鲁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名住院医师。2014年的一个夜晚,正在急诊室值班的他连续遇到了两名患者,第一名患者的手指有些肿胀。她坚称自己骨折了,并拿出一张印着“网络诊断”结果的纸作为依据。但医生们连X光都不用拍,就发现她的手指并无大碍,休息几天就好。紧接着的第二名患者由于糖尿病,腿部出现了严重感染,并正在不断扩散到全身。因此,安德鲁决定次日一早立即对他进行截肢。有趣的是,这名患者同样拿出一张“网络诊断”的结果,和医生争辩为何截肢的决定是错误的。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安德鲁回忆说:“我一直以为急诊室是人们寻求帮助的第一选择。我错了,互联网才是。”
▲不靠谱的网络寻医可能让患者走错方向(图片来源:Buoy官网)
有心的安德鲁开始统计多少病人会带着“网络诊断”的结果造访急诊室,其中又有多少结果是不可靠的,数据让他震惊——至少有78%的患者压根无需前往急诊室。对于这一情景,安德鲁表示理解而又无奈。说理解,是因为网络信息往往危言耸听。一些寻常的症状,总会被当作是严重癌症的前兆。缺乏医疗知识的患者感到惊恐也情有可原;说无奈,则是因为这些不必要的造访不但占去了患者大量时间,更占去了宝贵的医疗资源。
我们无法改变患者使用互联网的习惯,但我们能不能改变互联网搜索结果的可靠度呢?安德鲁这样想到。
这时,他听说了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让人工智能替你看病
作为顶尖学府的哈佛大学有一群处在时代最前沿的学者。只要有心,你总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安德鲁拜访了哈佛大学的人工智能大师Warner Slack教授与Ryan Adams教授,寻求他们的意见。Warner Slack教授早在2001年就出版了《Cybermedicine》一书,讲述计算机将如何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这名“数码医学”之父建议安德鲁,开发一款能够不断学习的人工智能。它见过的病例越多,给出的诊断也就越准确。
安德鲁听取了Slack教授的建议,并暂停了他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学业。随后,他与几名朋友一道,创立了Buoy公司,专门开发能够为普通人提供准确诊疗信息的人工智能。很快,一款能自我学习的算法诞生了。随后,安德鲁为这款人工智能提供了18000份研究论文,涵盖了500万名患者的1700多种不同情况,供其学习,并根据结果进行细调。经过数年打造,这款人工智能于本周正式上线,并可免费使用(详见文末)。
与人们想象中冷冰冰的机器感不同,这款人工智能就好像是一名面对面聊天的普通人类医生。一开始,它会问一些关于年龄、住处、症状的简单问题,好对患者有个初步的了解。随后,它会问得越来越细。两三分钟后,它就能给出具体的诊断结果,并建议患者是否有必要前往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只要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患者就能找到自己的病因(图片来源:New Lab)
为了测试它的准确度,研究人员用咳嗽这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来考验它的智力。研究人员从现实的病例中挑选出了100名患者,他们总共代表了33种不同类型的疾病,范围涵盖最常见的感冒,极罕见的肺组织胞浆菌病,几乎无害的风寒,以及可能致命的肺栓塞。随后,他们拿上这款人工智能与几家最为权威的网络诊断程序比较准确度。
在这100个病例中,人工智能诊断对了92个病例。相比之下,全美最好的医院提供的程序准确率只有38%。
安德鲁相信,这是由于这款人工智能可以区分哪些症状值得留意,哪些症状可以忽略。“我们能分辨出那些无害的症状,以及那些需要医生留意的症状。”他说到。
这款人工智能让人想到IBM的沃森系统,但安德鲁相信,他们开发的系统更亲民。他认为,沃森用来训练的是医生们的诊疗记录,这些并不是患者在描述症状时使用的语言。换句话说,想要让患者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他们的系统也许能做得更好。
▲只这个年轻的团队,有望在医疗健康领域掀起又一场波澜(图片来源:New Lab)
安德鲁对他们取得的成绩感到兴奋。将来,他们计划进行规模更大的试验,确认这款系统的可靠性。毫无疑问,这款系统目前还无法取代医生。短期内,它只能为患者提供快速而尽可能准确的诊断。即便如此,它依然有着巨大的潜力与价值。可以想象,在我们看得到的未来,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诊疗手段,将在医疗健康领域掀起更大的波澜。
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https://www.buoyhealth.com/visit/,即可尝试使用这款人工智能。该系统目前只支持英文。
参考资料:
[1] Digital health startup Buoy launches AI-powered, symptom-checking chatbot
[2] New app claims to accurately diagnose any medical condition
[3] Buoy hopes to fight fake online health news with an artificially intelligent app
[4] Buoy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