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
金匮要略
藏府筋络先后病脉证下
上次我们讲到藏府经络先后病脉症中的时令到未到的问题,大家是不是还意犹未尽呢?(不是)好吧,我知道古医书难读,古语有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医书也一样,我们是中药学院的学生医书是要看要背的。希望我们推送的古籍内容可以让你更容易接受它!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期的内容吧!
作者
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释义:
老师说:病人的浮脉见于关前寸部,主病在表;浮脉见于关后尺部,为病在里。腰背疼痛,不能行走,必然出现呼吸短促的病危症候。
有人问道:医经上说:厥阳独行如何解释?
老师回答说:这是阴气衰竭,阳气失去依附,有阳无阴,有升无降,孤阳上逆,所以称谓厥阳。
师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藏即死,入府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府,即愈。
有人问道:寸口的脉象沉大而滑,沉脉主血实,滑脉主气实。血实与气实相互搏结,血气病邪入脏,则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病邪入腑,邪有出路,故病轻易愈,预后良好,这叫卒厥病。入脏、入腑应该怎样来区别呢?
老师回答说:突然昏倒后,病人口唇呈现青紫,皮肤和四肢发凉,这是入脏的表现,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如果病人身体温和,微汗自出,这是入腑的表现,病轻易愈。
问曰:脉脱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释义:
有人问道:有的病人脉搏一时不通,乍伏不见,就预后来说是入脏即死,入腑即愈,这应该怎么理解呢?老师回答说:不仅仅脉脱这种病症愈后是这样,其他各种病也是这样的。比如浸淫疮这种皮肤病,能从局部遍及全身。如疮从口向四肢发展的,其趋势为由内向外,病可以很快治愈;若疮始于四肢,然而逐渐向口蔓延,其趋势由外向内,则病不易治愈。总而言之,病在脏,病情重;病在腑,病情轻;并有外传内难治;病由内传外的易治。
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
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
释义:
有人问道:阳病有十八种包括那些病症呢?老师回答说:包括头痛,项,腰,脊,背,脚抽挚疼痛。阴病十八种包括哪些病症呢?老师回答说:有咳,上气,喘,哕,咽,肠鸣,涨满,心痛,抅急。
五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释义:
五脏病各有十八种,合为九十种病;人又有六腑,各有十八种病,合为一百零八种病。还有五劳、七伤、六极和妇女三十六种病,都不包括在内。 雾露之邪,多伤害人的上部;水湿之邪,多伤害人的下部;风邪多伤人的体表;寒邪多伤害人体之里;饮食不节从口而入,这是食积为病。
风,寒,湿,雾,饮食五种病邪伤害人体,各有一定的规律。风邪多在上午伤害人体,寒邪多在傍晚伤害人体;湿邪伤人偏于下部;雾邪伤人偏于上身。风邪侵袭人体表现为浮脉,寒邪侵袭人体表现为紧脉,雾露之邪伤害人体皮肤腠理,湿浊之邪流注关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极寒之邪易伤经脉,极热之邪易伤络脉。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释义:
有人问道:对于急症,有的先治里证,有的先治表证,这是为什么呢?老师回答说:疾病在表,医生误用下法治疗后,病人出现下利清谷不止,这时虽然有身体疼痛的表征,亦应当立即救治在里衰微之阳气,服药后,病人仍有身体疼痛的表证者,如果大便恢复正常,应赶快治表。
师曰:五藏病各有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病人患有难治的慢性病,现又得了新感之疾,治疗方法应该是先治新病,然后治疗慢性病。老师说:五脏的疾病,能够得到合适病情需要的饮食,居住场所,病就可以好;同时,五脏的病,如果遇到病人所不喜欢的,厌恶的饮食,居处,疾病就会加重。假使病人突然想吃平素不爱吃的食物,食后会助长病邪,引起发热。大凡治疗各种在里属实的病症,都应当使其具体情况进行治疗。譬如口渴,属阴虚内热与水湿邪互结的,应该给予猪苓汤育阴利水,水去而热除,口渴随之而解。其他类似的病症也可依照这个例子进行治疗。
这期经典阅读就到这里结束啦!下期推送的是《金匮要略》之痓湿暍病脉证治我们下期再见!
编辑排版:秦芳萍
校对审核:屠梦影 郑妙杞
来源:中药学院团委新媒体中心
微信ID:zyxyzjpc
1.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2.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公开课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