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精准施策为扶贫 晋中市卫生计生委“多管齐下”推进健康扶贫工作

健康扶贫

去年以来,市卫生计生委紧密结合我市健康扶贫工作实际,本着“精准、精细”的原则,紧紧抓住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这个核心,紧扣减轻贫困群众看病就医负担这一主题,通过强化管理、完善机制、明确任务、落实政策,走出了一条精准建档、费用减免、分级诊疗、医疗救助、人才培训等“多管齐下”的健康精准扶贫工作新路子。


01

健康管理建档立卡 让贫困人口“少得病”

摸清贫困人口底数,才能实施动态管理。2016年,我市认真开展了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工作,从5月底开始至6月底,历时一个月,克服种种困难,耐心细致地进行入户调查,参与调查的9个县全部按要求完成了工作任务。为做到精准扶贫,各县(区、市)卫生计生部门与当地扶贫、民政部门加强密切沟通联系,所有数据上报之前,都由专门人员审核,主要领导把关,经市卫生计生委审定后再上报。


在此基础上,按照省、市、县三级认定管理机制,全市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对确定医疗保障扶贫对象,实现了村建专门台账、乡建专门档案、县建专门信息库,对疾病现状、诊疗方案、治疗效果和经费报销情况实行台账化管理。根据贫困患者实际情况,各县(区、市)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上门服务,开具健康处方,进行健康指导。


02
减轻看病就医负担 让贫困人口“少花钱” 

一是全市统一制作健康扶贫医疗证,发放到医疗保障扶贫对象手中。凭此证在定点医院看病,可免除医疗保障扶贫对象普通门诊挂号费及诊疗费、享受新农合关于贫困人口的各项政策。2016年全市新农合定点医院共免除普通门诊贫困人口门诊挂号费及诊疗费1263人(次),共计6315元;医疗机构与15628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家庭均签订了服务协议,并留下亲情号码,便于患病群众问医问药、急诊急救;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15628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加强动态管理。


二是积极落实新农合各项保障政策。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新农合参合率为100%。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补贴,2016年补贴62346人,共计748.1520万元;贫困人口门诊统筹覆盖范围100%,普通门诊补偿比例60%,封顶线为200元;门诊慢性病报销范围种类为35种,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补偿比例70%(提高10%),农村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门诊慢性病补偿比例提高20%;医疗保障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符合重大疾病的贫困患者在定点医院住院,新农合补偿比例达70%,个人支付比例可降至1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孕产妇在县域内全部实行免费住院分娩;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已纳入新农合保障范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由8000元降至5000元,报销比例提高3%; 2016年,将29项医疗康复项目全部纳入农村贫困残疾人新农合报销范围。


03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让贫困人口“少跑路”

一是切实采取措施实施医疗救助。开通医疗扶贫“绿色通道”,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对住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医疗保障扶贫对象全覆盖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诊疗结束后只需支付自负费用,其余费用由医疗机构与医保、民政救助基金经办机构直接结算。


二是深入开展一对一帮扶,多种形式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建立市一院、市二院、市中医院与11个县(区、市)的县级医院结对帮扶机制。由市级医院选派管理、业务人员常住县级医院,或担任县医院副院长,围绕县外转诊率前五名的疾病,从管理、医、护、技、药等方面,开展综合帮扶,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


三是建立医疗扶贫工作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基层医疗机构负责疾病发现,县级医院具体诊疗、疑难重症上转三级医院,康复患者下转县级医院康复治疗的双向转诊制度。四是开展适宜人才遴选和适宜技术培训,做好住院医师规培、学历教育以及农村订单定向培养等工作。2016适宜人才新技术培训分别在昔阳、平遥两地集中培训350人。乡村医生在县市医院进修35人。在晋中卫校开展48岁以下乡村医生为期三年的学历教育491人。贫困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8名。2016年,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定向免费培养全科医学生12名。通过下级到上级进修,上级到下级服务、挂职,师傅带徒弟等多种形式,指导基层进行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科管理,使服务能力得以提升。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