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22时17分,清明至。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前后,正是人们出门踏青、春游的大好时节,同时也总会有不少应时美味令我们怀念。特别是中医更加讲究饮食养生,提倡多吃时令菜,尽量别吃反季节菜。所以,我们在外出踏青、春游的时候,不妨让舌头也跟随着我们的脚步去尝尝春天的鲜嫩滋味。
喝一杯“明前茶”
时下,正是春茶上市的时候,也是品尝“明前茶”的大好季节。在江南茶区,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通常茶树在“春分”时才开始萌芽,在“清明”前开始采茶。由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这一时期的茶叶内含物质特别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叶绿素含量也高,尤其是叶绿素A含量较高,因此制成的绿茶色泽绿润,冲泡后根根直立,煞是好看,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众多高档名优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等,均采制春茶前期,尤其是明前采制的茶叶,更是名优茶中的极品,成为茶友们推崇的“宠儿”。
炒一碟清明螺
在岭南一带,民间流传着“清明螺,赛肥鹅”的俚语。每年一到清明时节,人们就会念叨着这句话嚷嚷着要去吃田螺。因为,这个时候的田螺,刚由冬眠中醒过来,少泥腥气,趁着还没产子,清明田螺长得又青又大,味美体壮,正如古诗所说的一样:“一味田螺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
螺肉不仅肥美丰腴,清爽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螺肉含蛋白质10.7克,脂肪1.2克,钙214毫克,磷345毫克,还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核黄素等。此外,螺肉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我国的不少医书上都说它味甘咸,性寒,有清热、明目等功效,可以治疗痔疮、黄疸和尿闭等疾病。
吃一顿新春笋
清明四月天,春雨细绵绵,正是春笋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的大好时节。每年立春之后,气温渐暖,春笋旺发,因其肉质鲜嫩,洁白如玉,清香纯正,营养丰富,在宴席上常常被人们配肉类烹炒,并作为山珍佳肴。
人们喜爱吃竹笋的理由,除了味道清淡鲜嫩外,还因为竹笋的营养很丰富。竹笋含有充足的水分、丰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纤维素含量很高,能吸附脂肪、促进食物发酵、有助消化和排泄,所以常食春笋对单纯性肥胖者大有益处。中医就认为,竹笋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的功效。
夹一筷蒸刀鱼
“春潮迷雾出刀鱼”是一句流传在江南一带的农谚。意思是说,清明节前后,正是食用刀鱼的最佳时节,这个时候的刀鱼肉质细嫩爽滑,鱼刺入口即化。
刀鱼,又名刀鲚、毛花鱼、凤尾鱼,与鲥鱼、河豚和鮰鱼一起,被人们誉为“长江四鲜”。每当春季,刀鱼成群溯江而上,形成鱼汛。
刀鱼不仅肉质细嫩,味极鲜美,而且营养也十分丰富,每百克含脂肪16.88克,蛋白质14克,磷191毫克,腴而不腻。
煮一锅荠菜粥
荠菜,又名护生草、鸡心菜、净肠草,在路边或野地里随处可见。荠菜不仅是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民间除了流传有“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谚语外,还流传着“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可见荠菜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
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