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东西了吗?”
这是我们每天早上都能在检验科门诊采血窗口听到工作人员询问病人的话。为什么检验科工作人员要这样问呢?我们为什么要空腹呢?
医务人员正在为病员采集血标本
首先,常见检测指标的参考范围均来源于正常人群空腹抽血的结果,如果你抽血不是空腹,那参考范围就没有意义了。其次,人在早间运动少,而经过进食,工作等因素影响后,可使一些指标波动,不利于结果的相对稳定和准确,以及与以前的结果比较。如血糖在进食后必然会增高。再者,人体生物周期的变化,某些项目指标因采血时间不同而变化较大,空腹抽血有助于在同一时间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
空腹不是饿肚子
医生嘱咐患者要空腹抽血,并不是要让患者饿肚子,更不是说饿了十几个小时后(处于饥饿状态)的化验结果。因为身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体内各项机能指标数会有所变化,所以这样化验出来的结果即使“正常”,却不能准确反映病人的真实情况。例如,饥饿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尤其明显,因为饿的时间一长,就会出现低血糖休克,浑身冷汗,甚至昏厥,此时还要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抢救才能脱离危险。即便没有出现休克,也因饥饿时间太长,血糖检测结果较低,容易误认为血糖控制得很好,这样既害了自己也误导了医生。
空腹超过16 小时可使血液中多种检测指标发生改变,如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尿素氮会降低;而肌酐、尿酸、胆红素、脂肪酸及尿酮体含量会上升。
脂血标本(左)和空腹标本(右)_
怎样才算空腹呢?
空腹是指餐后时间超过8小时。空腹抽血不是指抽血前一天晚上不吃饭,而是应该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正常清淡饮食、不喝酒、咖啡、休息好,抽血当天早上不吃早餐,少喝水或不喝水,不做早锻炼,平静地到医院等候采血,这样的血标本才是反映真实情况的好标本。
所以,空腹抽血,你做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