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跨国药企在中国并没多少转型压力,有压力的是它家员工!

刘谦(医药作家,微信号drugmagic)


周末看到四大之一的德勤发布《新医改新变局—跨国药企的挑战与应对》报告,我认真学习了两遍后有一些感想与不同观点,正好也能回答一些同学关于外企还行不行了的问题。


德勤报告对外部环境分析很全面,不过也没有多少新的信息,“医保控费,医药分开,降低药价”等都是医药行业这两年的热词。针对跨国药企,德勤特意总结出“原研药高溢价不再降价换市场不果国产替代渐成趋势”的三大问题。平心而论很公正,德勤观点也代表了外企高层或者总部对中国市场的看法。


我跟德勤的主要差异在于“如何转型”部分,德勤给它跨国客户的建议是“本土化生产和研发,布局基层医药市场和探索新模式和整体解决方案”。三条建议看上去有道理,但实际操作可能难见成效,跟它分析的三大问题也不匹配。


外企基本都实现了本土化生产和研发,前十位的跨国药企在中国都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有些研发中心的全球级别还非常高。然而十几年过去,绝大多数中国研发中心基本都没有乏善可陈,更没听说哪家外企的中国研发中心独立开发的新药上市,这点比起百济神州、康宁杰瑞或微芯、信达等几个海归白手起家的新药研发公司都不如。


德勤报告似乎还是几个月前写的,还以为国外新药在中国做临床要耽误3-5年,殊不知CFDA新的注册法规已经实现两报两批而且不必等国外II期临床就可以在中国进行试验,外企未来在中国搞研发中心以加快新药注册已经没有必要,中国市场规模也不足以支撑单独为中国的疾病或适应症来研发。什么中国研发人员便宜也是臆想,低端研发人员中国还不贵,高端的不仅少而且成本也比国外高。


至于本土化生产,几乎每家外企都已经建了,如果销量不够大的品种其综合成本并不低于国外进口,招标优惠也最多就一个省(何况也不符合公平竞争法),这些建议都是隔靴搔痒。


基层医疗市场得到国家倾斜投入,药品增长也快于大城市大医院,看似德勤“布局基层”建议很适合外企。然而基层市场层次不齐,药价很低,医生观念落后,回扣横行而且流通准入都极为复杂。外企十几年前就纷纷试水基层市场,除了沿海发达地区小有斩获外,现在也只有赛诺菲、辉瑞等几家大外企还有成规模的专职基层团队。


外企受制于产品(价格和品类适合基层的不多),人员成本,合规与风险控制等因素是无法真正撬动基层市场,最多也就是与国控、九州通等大流通企业或者CSO公司合作,这一块无论如何不是外企所长。


“探索新模式和整体解决方案”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据谦哥所知德勤报告中举例的一些大外企互联网+,保险合作或者慢病管理不是尚在早期就是草草收场。老实说这些新模式还是战术级别的尝试,即使成功也不能解决外企的战略问题。


那谦哥是唱衰外企喽并不是


从宏观来看外企在中国同样有很多利好,例如新药审批加快和对进口药注册宽松,每个进口药提前两年上市都是外企巨大的利好;医保目录这次纳入了上百个外企新品种;一致性评价和临床试验数据大检查显著提高了医药行业门槛(包括国内药企的成本),帮外企淘汰了大批打不着又惹不起的中小内企;两票制和反商业贿赂也有利于医药行业的营销朝外企模式靠拢;招标降价和医保控费这些政策对内企杀伤力大于外企,而内企的研发能力又无法在短期内追上外企,所以我说这些利好足以对冲外企的利空


所以你看在国内表现平平的外企如GSK,礼来和BMS,在全球业务都表现很出色,股价连续上升。中国市场只占它全球业务的3-5%,做得好坏无伤大雅。如果中国招标降价或二次议价执行力度太大,大不了就把成熟产品外包,还能降低合规风险,这也是BMS、礼来等公司的做法。未来这些外企集中于做专利新药,价格有保证,竞争不残酷,合规不困难,有什么不好呢?不就是中国市场排名降一点,说不定利润还更高呢!


你看看跨国外企的新药管线就知道它们大多数未来无忧,真正要担心的是外企庞大的员工。外企扩规模是十年前对中国市场极度看好的产物,现在中国经济放缓,医保吃紧而营销合规风险不减,外企总部对中国虽很重视但不再狂热。


如果外企从奉行增长第一变为利润第一,如果老产品降价太多或者基层市场等创新效果不大,现有员工不免就要受到冲击,毕竟多数新药都不再需要庞大的队伍。外企例来待遇好福利优,内部分工又很细,很多员工长期生活在温室中既失去了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又不具备新环境需要的技能。等公司发内部邮件要做调整自己再去转型就来不及了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