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CFDA连续发4篇征求意见稿,又一次引爆行业。客观看待,这一切本在意料之中,并非突发。自国务院高规格发文,一致性评价标准向美欧日看齐,到化药注册新分类实施,引入何如意博士、盖茨基金会那一刻,CFDA接连向外界发出明确讯号,那就是无论创新药,还是仿制药,都会全面接轨美欧日,尤其是美国。上周的四文,正是如此意志的落地体现。
纵观全局,自2015年以来的密集行业政策,都是站在全球格局下的顶层设计与考量,一步一棋,尽出谋划。最终目标就是把中国的医药产业推向全球,打通国内外的新药上市障碍,打通国内外的仿制药品质,让国界不再成为企业与患者的樊篱。“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的中国医药产业,开始渐入格调,融入全球。
诸如“原研药超国民待遇”的昂贵特权,“国产仿制药质量差异”的劣质特权,等等,都将彻底封入历史。多少年以后,人们打开卷宗回看,甚至可能会无法理解这段历史。人们会惊诧,面对健康威胁的患者,可能要采用“非法”手段才能获取某种药品,甚至因此而面临牢狱之忧。
历史上盛行的计划式政策(婆婆式政策、利益倾向政策、保护性政策等),终将退出,这一切交还给市场。同时交付的,自然也包括CFDA背负着的一些莫名其妙责任与骂名,彻底由市场主体来承担起来。而CFDA,全力做好后监管、有因核查,搭建广泛而敏捷的监管网络。
相应的,作为产业中人,我们也不能再局限于国内市场,时代需要我们以全球视野来布局与发展。那些早年被政府“忽悠”国际化的企业,进入政策红利爆发期,这些企业有望成为行业之秀,资本追逐的香芋。那么,这些企业数量有多少?又在哪里呢?在此,我们综述一下CFDA新政策对创新药的影响。
核心观点:中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地位将名副其实,海外创新药在国内同步上市成大趋势,国内药企面临巨大压力。
申请人在境外取得的临床试验数据,符合中国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相关要求的,经现场检查后可用于在中国申报注册申请。
境外企业在中国进行的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符合中国药品注册相关要求的,完成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后可以直接提出上市申请。
在中国首次申请上市的药品医疗器械,申请人应提供不存在种族差异的临床试验数据。
申请人在欧洲药品管理局、美国和日本获准上市仿制药的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符合中国药品注册相关要求的,经现场检查后可用于在中国申报仿制药注册。
申请人在境外获准上市的医疗器械,除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外,在境外获准上市时提交的临床试验数据,可作为临床试验资料用于在中国申报医疗器械注册。
点评:此前,即使在海外已经进入III期临床的创新药,若要进入中国,只能到中国重新开展临床试验。这里面涉及临床研究投入,以及开发周期问题,必然限制了海外创新药进入中国。而现在,直接使用海外临床数据,申请人提供不存在种族差异的临床数据,就可以直接在中国申请上市。
这就意味着,海外各阶段的创新药物都可以随时增加中国这个注册目的地,进而全球同步上市。那么,国际化BD业务必然出现井喷,优秀的BD人才会成为衍接海内外业务的关键桥梁。相应的,这也必然会对国内小创新药物造成一定冲击。
点评:在仿制药的BE试验备案制顺利实行之后,CFDA已经决意向FDA的先进管理制度全面靠拢,将创新药的临床试验备案制和沟通交流机制全面落地。如此以来,CFDA省掉了对临床申请的审批程序,不仅是释放了更多审评资源,创新药在国内的注册开发进度也将会明显提升,研发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点评:这个文件算是正式提出“有条件批准上市”,相当于FDA实行的“加速批准”制度,基于早期替代终点就可以批准新药上市。这样以来,CFDA提出的“加快临床急需药品上市”不再只停留在口号上。很多人会有印象,阿可拉定软胶囊已尝试过申请有条件批准上市,但没有通过。
应注意到,“有条件批准”如果顺利实行,全球新药在中国上市的速度会更快,国内以开发me too药,走fast follow模式的药企会有不小的压力。
点评:孤儿药可减免临床,加快审批,这个已然在执行中。对国外已上市的,可有条件批准上市,这个提法是新的。孤儿药在中国的上市速度,会非常之快。
点评:总局的文件,提到了医保、招标部门的事情……提了总比不提好吧。敢提就敢办,对不?
点评:从2015年初开始,新药的临床试验基本是一次性批准I-III期大临床。现在更严谨了,在启动I期和III期临床之前,都要与CDE做一次会议沟通,然后提交申请,60个工作日后没被否定即可开展试验。也可以讲,CDE专门给创新药开了小灶,会调派人力帮你完善临床研究方案。
综上,上周的政策还只是征求意见稿。各位若有不同意见,还有机会提出。但相信,大的基调已定,改动空间已不大。我们更多还是要看如何顺势有为吧。
从数据角度来看,其实自从新的化药注册分类实施以来,原研药品进入中国已然呈现加速之势。有趣的是,截至5月15日,CDE已承办的5.1类受理号刚好100个。相信上周的文件落地之后,数量还会加速爆涨。让我们拭目以待。
当然,中国医药市场还是以仿制药为主,而行业新政无疑对仿制药的冲击更大。影响几何?谁能胜出?机会何在?且听后续讲解 。
如果您在上海药交会,对相关政策、项目感兴趣,不妨到医药魔方休息区一叙。展位号:8.2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