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中药识别】第十六期 ||射干&鸢尾


射 干

【药材学名】:Rhizoma Belamcandae

【别称】:乌扇、乌蒲、夜干、乌翣、乌吹、草姜

【科名】:鸢尾科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肺、肝经。

【入药部位】:根、茎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喉,消痰涎。

【主治】: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

注:有毒     

射干是鸢尾科多年生草本,高50~120厘米,根茎鲜黄色,须根多数。茎直立。叶2列,扁平,嵌叠状广剑形,长25~60厘米,宽2~4厘米,绿色,常带白粉,先端渐尖,基部抱茎,叶脉平行。橘黄色而具有暗红色斑点,种子黑色,近球形。

植物形态


干燥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长约3~10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灰褐色或有黑褐色斑,有斜向或扭曲的环状皱纹,排列甚密,上面有圆盘状茎痕,下面有残留的细根及根痕。质坚硬,断面黄色,颗粒状。气微,味苦。

药材性状


1. 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射干为治咽喉肿痛常用的药品,能清热毒、消肿痛,常和牛蒡子、桔梗、甘草等配合应用。

2. 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射干清肺热而消痰涎,用治咳嗽痰喘,常与麻黄、紫菀、款冬等配合应用。

 其他应用:

1.咽喉肿痛。用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部,有特效。

2.喉痹不通。用射干一片,口含咽汁。

3.二便不通,诸药不效。用射干根(生于水边者为最好),研汁一碗,服下即通。

4.腹部积水,皮肤发黑。用射干根捣汁,服一杯,水即下。

5.阴疝肿刺。治方同上。

6.乳痈初起。取射干根(要象僵蚕状)和萱草根,共研为末,加蜜调敷,极有效。

【用法用量】:煎服,3 ~9g。

[使用注意]该品苦寒,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孕妇忌用或慎用。

临床应用

络石射干汤

【处方】:络石3分,射干1两半,芍药1两1分,升麻1两1分,露蜂房(炙)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咽物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1盏,煎至6分,去滓,入马牙消1钱匕,搅匀,食后临卧温服。细细含咽亦得。


射干消毒饮

【处方】:射干、黑参、连翘、荆芥、鼠粘子等分,甘草减半。

【功能主治】:宣肺透疹,清热利咽。治麻疹咳嗽声喑,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射干鼠粘子汤

【处方】:鼠粘子120克(炒,杵),甘草(炙)、升麻、射干各30克。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宣肺利晒,泻火解毒。治疮疹壮热,大便坚实,或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川射干

【植物名】:鸢尾

【科名】:鸢尾科

【性味与归经】:性寒,味辛、苦,归肺经

【入药部位】:根、茎

【功效】: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主治】: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鸢尾,多年生草本。呈不规则条状或圆锥形,略扁,有分枝。表面灰黄褐色或棕色,有环纹和纵沟。常有残存的须根及凹陷或圆点状突起的须根痕。质松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常生于林下、山脚及溪边的潮湿地;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形态特征

本品粉末浅黄色。草酸钙柱晶较多,多已破碎,完整者长15~82μm(可达300μm,直径16~52μm。薄壁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壁稍厚或略呈连珠状,具单纹孔。木栓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薄,微波状弯曲,有的具棕色物。

药材鉴别


1、与麻黄、细辛、生姜、半夏等同用,可用于寒痰咳喘,痰多清稀等症。

2、与荆芥、连翘、牛蒡子等同用,可用于外感风热,咽痛音哑等症。

3、本品亦可单用,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等症。

注:脾虚便溏及孕妇禁服。

相关配伍


射干和鸢尾的区别

射干:花为橘黄色

鸢尾:花为蓝紫色,单朵


本期中药识别到此为止,我们下期再见~


图文排版:周新婷

校对审核:郑妙杞  屠梦影 

来源:中药学院团委新媒体中心

中药学院

微信ID:zjpczyxy

1.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2.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微信

长按二维码关注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