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医药行业的扶持力度,作为中药产业三大支柱之一的中药饮片更是迎来空前发展,备受产业和资本追捧。然而,市场地位不断提升的中药饮片却屡遭质量门槛,成为食药监部门的黑榜常客,严重影响行业整体发展步伐。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规范、集中、创新”是未来中药饮片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中药饮片屡登质量黑榜 盲目种植埋下药材烂市隐患/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得天独厚 成最强吸金风口
56岁的孙丽芳家住青海省西宁市,她认同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平日里会买一些党参、黄芩等药材煲汤喝,春夏交际时她还会调配一些组方,如金银花、胎菊、甘草来泡水喝,以“润喉”预防感冒。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讲求治‘未病’,所以上了年纪,更看重传统中药保健的作用。”她说。
与此同时,阿胶、人参、枸杞等中药材也日渐成为中国百姓的日常保健良品。
“随着大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观念的增强,‘治好病’已经向‘少生病、不生病’转变,而中药饮片由于称量准确、清洁卫生、规格统一、调配方便、容易购买等特点,恰恰最能满足市场对健康管理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青海省中医院制剂中心主任李海霖说。
中药饮片,顾名思义,是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具体来说,是中药材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饮片。一方面,可以由上游的中药材直接加工而成,作为药剂、配方服用或者自选做保健和食疗之用;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原料加工成中成药,进入下游销售终端。
2009年,中药饮片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大大推动了中药饮片行业发展。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658.15亿元增至2015年的1571.92亿元,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增速。
同时,中药饮片也成为推动中药企业发展的主要业务领域。根据Wind统计数据,在已经公布2017年一季度财报的64家中药上市公司中,有47家公司净利润为同比增长状态,其中6家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超过50%。
业内人士分析,在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的大背景下,降低药占比、取消药品加成进入实施阶段,而不受这两项政策影响的中药饮片成为各个中药企业逐利的热点。同时,得益于处方药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加、OTC药品销售收入增加以及人参等保健产品大幅度增加,中药饮片成为中药企业业绩增长亮点。
抽检力度加大 屡登质量黑榜
不过,与强劲发展态势不匹配的是,中药饮片近年来频频登上质量“黑榜”。今年以来,国家食药监总局对中药饮片的抽检力度明显加大。据统计,总局今年以来发布的17次抽检通告中,关于中药饮片的就有8次。在各个省市药监部门发布的不合格产品通告中,中药饮片也占据相当的比例,其中不乏知名药企。
根据通告,中药饮片不合格项目包括性状、浸出物、含量测定、不挥发物、二氧化硫残留量等。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个‘枳’就是一种中药,这也说明为什么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即‘道地’药材。”西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化妆品管理处处长宋尚瑾说。
她说,中药饮片的质量和中药材的品质、品种、采摘中药的季节以及存储管理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甘肃定西地区的当归为佳,青海地区的大黄、秦艽为上。
随着市场需求的旺盛,受近两年药材普遍上涨影响,药材种植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据记者了解,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一些种植大户看好目前药材行情,急于扩大种植面积,存在“南药北种”“西药东栽”的现象,这样就忽略了一些药材生长的特殊环境条件要求,埋下了药材烂市的隐患。
此外,宋尚瑾介绍,市场上一些不合格的中药饮片产品要涉及对中药材进行染色、增重、掺伪、掺杂等行为,还有就是为了能防止霉变生虫,过度使用二氧化硫以及炮制过程的不规范,减少工序等。
专家还表示,目前国内中药材流通处于“小、散、差”状态,中医药仓储设施落后,初加工与包装技术落后,储存养护技术落后,违规使用硫黄与磷化铝熏蒸的现象比较普遍。
“综合来看,虽然国家政策导向为中药饮片产业带来了升级空间,但同时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仍面临很多挑战。”青海省中医药学会理事秦卫春说。
“规范、集中、创新”成发展关键词
“中药饮片质量安全重点在于源头治理。”李海霖说。
首先,规范化种植保证中药材源头质量可控。杜绝滥用化肥、农药、缩减生产周期等种植模式,避免中药材种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应大力推广药企、药企联合合作社、地道药材原产地的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种植养殖。
其次,提升产业集中度,改变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多、小、散”的产业现状。不能忽视的是,现在中药饮片产业集中度不高,比较分散,分散带来的是竞争激烈。在某些品种,某些领域里造成了质量良莠不齐。”李海霖说,要整合、转型、升级有潜力企业,实施中药饮片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生产,是构建中药饮片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前提。
第三,创新服务模式,建议利用互联网平台延伸医院终端服务。可利用互联网与物联网结合,对传统医药物流进行探索实践,可为医疗终端和患者带来更加安全、高效的延伸服务。例如中药饮片代煎、膏方熬制、对中药材的个性化加工炮制、送药上门等服务。
此外,加快专业人才培养,使老一辈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以继承和发展,同时,建立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饮片质量评价方法,提高饮片检验标准,增加检验项目,量化质量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应加快开展指纹图谱、中草药DNA鉴定、中药饮片破壁技术等工作,实行优质优价,提升中药饮片行业检验水平。
业界呼吁建国际通行标准
“中药作为天然植物药的代表,有良好的行业成长性。近年来国际上对中药,尤其是植物药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青海省中医药学会理事秦卫春认为,目前是中医药国际化非常好的发展时期,如何抓住时机,要通过建立现代化的标准、建立国际通行的标准引领国际市场。
专家认为,中药饮片技术标准模糊,质量参差不齐是制约中药饮片出口的重要因素。由于中药材资源的地域差异和品质差异,各地都制定有自己的行业标准,特别是针对炮制过程的标准不统一,有国家标准,有地方的,有企业的,这给监管带来一定难度,需要进一步强化中药饮片标准的统一,检验标准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中药饮片质量规范。
此外,专家建议可以通过对目前中药材炮制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建立区域性专业化加工炮制模式,实现生产技术、流派、依法炮制规范化提升中药饮片的产品国际竞争力,突破国际贸易壁垒,才能扩大中药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
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将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
“法律条文中明确了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李海霖说,“这不仅给中药材种植、生产套上了‘紧箍’,也必将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律支撑,对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