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垠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大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国家级肿瘤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2008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南方优秀教师”奖;2012年获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医德标兵”称号;2015年获首届“羊城好医生”称号。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多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主编及参编肿瘤专著教材15部,于国内外发表医学论文150余篇。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0多人。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与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职。学术专长于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特别是运用中医药预防肿瘤手术后的复发以及配合放化疗、分子靶向药物的增效减毒,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开诊地点及时间:
(1)周一下午(14:30-17:30):大德路总院东区7楼肿瘤专科门诊
(2)周二下午(14:30-17:30):固生堂岭南中医馆(广州市东湖路60号)
(3)周三上午(8:00-12:00):芳村医院门诊3楼专家诊室特需门诊
(4)周四13:00-21:00; 周五: 9:00-16:00(每三周):澳门科技大学医院
冯女士在外是职场的白领,在家是贤惠的妻子,厨艺精湛。2011年10月,冯女士因为反复咳嗽不愈,CT检查考虑右肺癌,遂于广州某三甲医院进行右中肺切除术,术后病理是浸润性腺癌,ⅢA期,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突变。术后冯女士坚持完成了4程AP方案(培美曲塞+顺铂)辅助化疗。但是,随之而来的化疗毒副反应令冯女士备受折磨——身体疲惫不堪,经常恶心呕吐,无法进食,只能靠输液维持营养。就在冯女士绝望至极时,她突然灵机一动:“是否能用中药调理身体呢?起码能吃上东西,对术后化疗后身体的恢复也是极好的。”
于是,冯女士上网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吴万垠教授用中药治疗肺癌病患者的案例,里面还得到许多患者的赞扬,冯女士看到后觉得自己遇到救星了。2012年5月9日,冯女士来到我的门诊就诊,她把她手术、化疗的资料全部摊在我面前,冷静的脸庞里透露出一丝焦虑,她对我说:“教授,我只要把体力恢复好就很满足了,化疗实在是太折磨人!”我稳定好冯女士的情绪,根据“辨病、辨证、辨症”结合的思路,为冯女士开了中药处方,并鼓励她坚持治疗。经治疗后,冯女士身体渐渐恢复,心情也逐渐乐观起来了,三个月后复查没有发现肿瘤复发转移。
原以为肺癌这个恶魔已经渐渐远去,没想到,2013年1月,冯女士觉得头重,复查提示多发脑、骨转移,这对冯女士无疑是再一次严重的打击。考虑她EGFR基因敏感突变,在我的建议下,冯女士开始口服厄洛替尼配合中医药抗肿瘤治疗,同时配合行脑部放疗,但是放疗11次后因Ⅲ度骨髓抑制终止。放疗后冯女士感觉倦怠乏力,于是在原治疗方案上,我给她加用了日达仙提高机体免疫力。后来定期复查脑转移瘤缩小,到2014年10月复查脑内病灶消失!但是胸部CT提示右肺门淋巴结略增大,而且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严重(皮疹瘙痒处破溃流脓,难愈合),我建议她停服厄洛替尼,改服副反应相对较小的第3代靶向药物继续治疗。冯女士在2015年1月接受我的建议开始口服治疗,后定期复查胸部CT分别提示肿瘤缩小或稳定,头颅MR未见异常。
截至2016年7月随访,冯女士体力状况好,生活质量高,与常人无异。冯女士还时常感激亲朋好友,正是他们对冯女士的关爱、支持和鼓励,才令冯女士更有治疗的信心与勇气。冯女士受到亲朋好友的感染,经常向群众传递爱心。适逢高考放榜,冯女士4年前资助的一名山区贫困学子,今年也顺利考上了大学,开启了一位学子的人生梦。冯女士现在还是一名城市的义工志愿者,和正常人一样参与义工工作,以感恩的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冯女士就是这样一个乐观的人,有她在的地方都充满着正能量!
冯某某,女性,48岁。否认吸烟史。
患者于2011年10月在广州某三甲医院行右中肺癌切除术,术后病理:浸润性腺癌;分期:pT2N2M0,ⅢA期,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突变。术后行4程AP方案(培美曲塞+顺铂)辅助化疗。2012年5月9日初诊,刻下症见:现倦怠乏力,纳眠差,二便调。舌质淡,苔微黄,脉细。
[辨病]西医诊断:肺恶性肿瘤(pT2N2M0,ⅢA期,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突变)
[辨证]中医证型:气虚痰瘀互结
[对症]主要症状:倦怠乏力,纳眠差
[治法]益气化痰,祛瘀抑瘤
[方药]莪术15g,太子参30g,炙黄芪30g,石见穿30g,白花蛇舌草30g,白术15g,龙葵30g,茅莓根30g,炒薏苡仁30g,猫爪草30g,红豆杉3g,酸枣仁30g,神曲15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两次至200~250ml,分早晚两次服。中成药口服灵芝孢子粉胶囊(一次0.4g,一日3次)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2012年9月26日复诊:2012年8月22日复查胸部CT未见肿瘤复发转移。患者诉倦怠乏力缓解,纳改善,眠差,二便调。舌质淡,苔微黄,脉细。中药更方如下:党参30g,石见穿30g,白术15g,龙葵30g,茅莓根30g,炒薏苡仁30g,红豆杉3g,望江南子30g,枸杞子15g,磁石60g(先煎),酸枣仁3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两次至200~250ml,分早晚两次服。后患者症状可改善,2013年1月,患者自觉头重、腰酸,建议其复查头颅MR、骨ECT明确原因。
2013年2月20日复诊:2013年1月23日查头颅MR:多发脑转移;2013年2月4日骨ECT:腰椎、肋骨、髋骨转移。患者诉头重感,胸闷少气,腰痛,纳可眠差,二便调。舌质淡,苔微黄,脉细。西医诊断:肺恶性肿瘤(Ⅳ期,多发脑、骨转移,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突变)。中药前方去酸枣仁、磁石、枸杞子,加黄芪15g益气扶正,加僵蚕15g、水牛角60g(先煎)控制脑转移瘤,制川乌15g、延胡索30g行气止痛。中成药口服灵芝孢子粉胶囊(一次0.4g,一日3次)及鸦胆子油乳胶囊(一次3粒,一日3次)扶正抗癌。西药方面,口服厄洛替尼(150mg/天)靶向治疗以控制肿瘤。
服药后一个月后,患者复查头颅MR提示脑转移瘤较前稍减少、缩小。同时,患者发生皮疹、腹泻,考虑是靶向药物所致的副反应,中药前方加石榴皮15g、补骨脂15g、五味子15g温肾收敛止泻,连翘15g、地肤子15g祛风止痒。后患者开始接受脑部放疗,但因Ⅲ度骨髓抑制,放疗仅完成11次后终止。后定期复查胸部CT提示肿瘤稳定,头颅MR提示肿瘤缩小或稳定。期间坚持治疗,并定期予榄香烯注射液(每次0.4g,与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14天为一个疗程)及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14天为一个疗程)扶正抗癌。
2014年7月2日复诊:放疗后复查白细胞偏低,中药加黄精15g、桑葚15g填精益髓,并予日达仙(1.6mg,皮下注射,隔3天一次)提高机体免疫力,辅助抗肿瘤。
2014年10月25日头颅MR提示病灶消失,胸部CT提示右肺门淋巴结略增大。考虑胸部CT病灶较前略增大,而且患者皮疹症状严重,2015年1月27日,停服厄洛替尼,更换为第三代靶向药物,并继续配合中医药及日达仙治疗。后定期复查胸部CT分别提示肿瘤缩小或稳定,头颅MR未见异常。截至2016年7月随访,冯女士体力状况好,生活质量高,与常人无异。
作者:吴万垠 甘紫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