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温度超过30℃,哪里有空调我往哪扎。只要一出汗,我就觉得自己好脏,黏糊糊的……”天气一热,大家恨不得天天躲在空调房里,这就导致了本该是出汗的季节,你却出不了汗。
其实这些做法完全违背生理规律,花尽心思让自己不出汗也是错误的。出汗少,感冒、关节炎、失眠就会找上你,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成倍上升……
哪些方式能健康出汗?出多少汗合适?一起来看看。
说到流汗,除了享受流汗时酣畅淋漓的快感外,还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流汗可以排毒,并能调节身体体液的平衡,还能调节体温。来听听出汗的七大好处。
▼排毒防癌:汗液是体内砷、镉、铅、汞等有害物质的排出途径之一。比如马拉松运动员得癌症的很少,就是因为他们身体里的铅、汞、砷这些致癌元素通过出汗排了出来。
▼润肤护肤:汗液能去除堵塞毛孔的毒素,消除皮肤上的粉刺和痘痘。
▼减肥防慢病:出汗能消耗身体多余能量,有助于促进脂肪的分解,有一定的减肥作用。
▼提高免疫力:每天运动30~45分钟,身体微微出汗,每周5天,长期坚持,免疫力就会增强。
▼促进消化、增强记忆力:出汗会让人体细胞处于旺盛的状态,保持精神集中,让大脑更有活力。
▼稳定血压、保护骨骼:出汗有利于钙质的有效保留,防止体内的钙质随尿液排出,预防骨质疏松。
▼防止结石、预防感冒:出汗有助于抵抗结核病菌和其他危险的病原体。
夏天来了,大部分健身方式都可以出汗。而选择运动的方式出汗更健康,也更安全。最好通过有氧运动,保持50%到60%的运动强度。
提到有氧,第一可以选择高强度间歇的健身方式,让身体加快流汗。第二,每天保持30~40分钟的跑步,或通过练瑜伽,也能达到理想的出汗效果。
正常来说,一个成人每天的流汗量从2000到7000毫升不等,如果你是个胖子,应该优先考虑5000毫升以上的出汗量。健身房训练以每天15点至19点最为适宜。酷暑阶段,早上和傍晚都可以进行一些运动,达到减脂美容的效果。不过,晨练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不适合。
出汗越多、越痛快越好吗?其实不然。比如汗蒸就不太靠谱。汗蒸室密闭性较高,空间较小,人处于该环境下呼吸氧气的能力会降低,患有心血管类疾病的人是万万不可取的。
此外你也不能闷着头只管出汗,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轻度脱水时会口渴;中度脱水时严重口渴,心率加快,体温升高,血压下降,运动能力下降,易疲劳;重度脱水时,在上述症状外,呼吸会加快,恶心,易怒,肌肉抽搐出现幻觉,甚至导致昏迷。
除了排汗,还需要考虑摄入多少水量最为适宜。对于成人来说,8杯水属于“标配”,而且不要等到渴了再去喝水,“有渴的感觉时,说明身体已经在脱水了。”出汗前就应补充水分,出汗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每15至20分钟补充150毫升到300毫升的水量,“要小口抿,不能大口喝。”
1、运动前喝些热水。
2、在40℃左右的水温下泡澡或泡脚。
3、巧用生姜促出汗(不得不在空调环境上班的人,可以坚持喝点生姜水,比如茶叶加生姜片泡水、生姜红枣水等,促进排汗)。
4、不要长期吹空调(长期在空调房间中会导致人体汗腺关闭,影响正常的代谢和分泌。不得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的人可以多喝温水,也能有效促进排汗,对消暑也很有帮助)。
5、晒15分钟太阳(每天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晒15分钟左右太阳)。
此文来自:人民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