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号贩子难治“病”在哪儿

号贩子难治“病”在哪儿

2017年06月27日08:34 来源:北京晨报

在各大医院加大力度打击号贩子的同时,一些“熟面孔”的号贩子开始退居幕后,他们通过网上招聘的方式,以日薪100元-120元不等的价格,找来一些兼职人员代为排号。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知名医院附近,有号贩子团伙盘踞于此,“号头”专门招聘新面孔来排队挂号,工资日结,通宵排队。

●提醒 别被变脸的号贩子迷惑

号贩子主动退居幕后,也说明号贩子不是金刚不坏之体,国家法律法规也能把他们r熔化,他们也害怕被打击。号贩子隐居幕后,是号贩子的升级版:表面上号贩子风平浪静,通过找兼职人员挂号实际上还是暗流涌动,号贩子依然是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帮凶。以1500元-2000元的价格将一个专家号高价卖出,每个专家号的利润达到上千元,增加患者的支出;号贩子占有专家号资源,如果患者不买号贩子的专家号不仅需要更长时间等待,也意味着病情会加重增加花费,尤其是外地患者还要增加吃住花费,更会增强患者及家属焦虑感。可以说打击号贩子是一大民生工程,有关单位不能被医院号贩子变脸迷惑。一方面,医院要不断为挂号系统存在的漏洞打补丁,最大限度地压缩号贩子存在的空间;另一方面,号贩子之所以成为打不死的小强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立法机关应像替考、醉驾那样尽快推动将医院号贩子入刑,让号贩子不敢轻举妄动。

不得不说的是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可是一个严重影响公众的幸福甚至生命的号贩都没有治理好,着实有些不应该。如果有关部门对治理号贩子束手无策,不妨就如何治理医院号贩子向全国征集民意,不仅不会迎来嘲讽,还会因为坚决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获得阵阵掌声。(李方向)

●追问 兼职号贩子打了谁的脸

职业号贩子隐居幕后,招聘“兼职”人员,为自己继续干生意。至少能说明,其一,这里面的利很大,若不然自己吃不饱还雇人的傻事谁干;其二,有空子可钻,不管怎样打击和整顿,号贩子如同过街的老鼠,总能够找到或技术或管理“漏洞”;其三,打击力度不足,致使号贩子、兼职号贩子猖狂无度。

一号难求是事实,尤其是专家号,说堪比“登天”一点也不邪乎,优质医疗资源稀缺,物美价高是事实,对急需的患者而言,能够千里万里来看病,号贩子提供的挂号,虽价高,也就只能买之,毕竟耽误不起。不过,如果这些号十之八九都在号贩子手中,只能说明挂号机制和医院管理有问题。因此,兼职号贩子首先打了医院的脸。

其次,医疗卫生部门屡屡下发文件打击号贩子,而如今,专职号贩子“没”了,兼职号贩子兴起,是这些号贩子太过狡猾,还是这些职能部门没有认真干?那又为什么,媒体能够发现的问题,职能部门却又落在了后面呢?因此,兼职号贩子真真切切打了职能部门、监管部门的脸。

其三,“招聘排队人员,不用干活就是坐着玩,睡觉都可以,特别轻松,男女不限,有身份证就行,下午4点之前到给120元、4点之后给100元,早上七点结束后给钱。”这样的招聘启事难免让人心动。但是求职者可曾想过,兼职号贩子也是号贩子,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是要被打击的。从这个层面讲,兼职号贩子打了自己的脸,太贪婪!

打脸不要紧,关键是知道疼,知道为什么被打。否则,这个疼就白挨了。号贩子难打难治是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使其灭绝。关键是能不能痛下决心跟这些号贩子叫板。尤其是高科技手段不断给力的当下,发现号贩子的踪迹以及幕后老板并非难事。最笨的办法,医院多派安保力量,对脸熟者赶出去,也并不难。

让号贩子谢幕,不能只是梦想。关键还是动起来,诚如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所言,“一方面要会同公安等部门开展综合整治,严厉打击号贩子现象,同时还要加快信息的联网,医院挂号做到真正实名制。另一方面还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改进医疗服务,推广预约诊疗。”而这些,需要尽快落地最重要,方能不再让号贩子屡屡打脸。(杨玉龙)

●期待 打击号贩子不能有漏洞

号贩子之所以长期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根据情势不断更新做法。譬如,网上挂号一度被认为是对付号贩子的好办法,但号贩子利用多台电脑“秒杀器”同时抢号,再通过“现退现抢”等方式将专家号转给需求者,这样操作不仅绕过了这道关口,而且可使贩号效率大增。当控制门诊号源时,号贩子就通过熟人加号;当加号不被允许时,他们就搞人海战术;当多次排队容易被人识破时,他们就不断雇请“新面孔”。总之,对付号贩子虽有多种手法,但号贩子却总能很快找到对策。打击举措中哪怕存在一丝漏洞,号贩子也能将它钻出个大窟窿。

这批号贩子主要利用了“实名制”挂号存在的漏洞,他们用兼职人员的身份证应对检查,但在挂号窗口,却用患者的身份证挂号。但挂号员对挂号者及患者的身份信息难以核实,他们既缺技术,又缺权限。此外,一些身体不适合排队的患者只能请人代挂,拿别人的身份证到窗口挂号不宜被拒绝,这也提高了身份识别的难度。

“实名制”挂号主要应该核查挂号者的身份信息,假如挂号员能在采集并识别患者信息的同时,对挂号者的身份信息也作出准确核查,这个小漏洞是完全可以补上的,只不过挂号员要为此花费较多时间。如何处理好挂号效率和打击号贩子这两者的关系,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此外,“实名制”也不能光靠挂号员肉眼识别和操作,建立智能身份识别系统,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也很有必要。

除了“实名制”挂号存在漏洞外,其他环节也会存在漏洞。由于号贩子可以获得暴利,且处罚不过是“关几天罚几百”而已,处罚之轻,非法获利之大,驱使他们努力发现并扩大新的漏洞。这说明,打击号贩子重在把事情做细做实,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并根据号贩子不断变换的手法,及时调整策略,更新打击和防控手段。(罗志华)

●建议 不妨从分级诊疗入手

号贩子作为现有诊疗模式的衍生产物,不仅扰乱了就医秩序,还剥夺了公民在获得医疗服务上的公平权利,其危害可见一斑。其实,政府为整治号贩子,是颇费了一番工夫的,比如前不久闭幕的两会提议要将号贩子入刑;4月初,北京动用“打黑刑警”深挖网络号贩子的幕后团伙;近期,很多医院都加强了安保人员现场巡逻、安装监控摄像头等。

政府对号贩子的整治力度并不轻,虽然对号贩子有所震慑,却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住他们的倒卖勾当,为什么?因为现在的号贩子很多都是在网上操作,他们首先通过网络平台抢号,而这些号都可以提前一天免费取消,他们先囤积号源,找到客源后退号再抢回来。他们在网络很隐蔽,根本就很难抓到;并且就算抓住了,也很难定罪,因为目前我国对号贩子行为的处罚,并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即使被抓,也很难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在这种情形下,号贩子自然“无所畏惧”了。

可见,由于诸多客观原因的存在,要想根除号贩子,并不是简单整治就可以奏效的。应该说,以上的整治方法只是在治标,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却并不理想;要想杜绝号贩子,还需从根本上去防治,标本兼治,方能发挥最大效力,而如果从治本出发,不妨从“分级诊疗”制度入手。

所谓“分级诊疗”制度,就是指居民患病后,先在签约的社区医生那里就诊,如病情较为严重,再由医生通过绿色通道转至二级医院,二级医院不能治疗的,再转诊至三级医院,最终让专家确诊并对症治疗。可以看出,如此层层上转,不仅合理利用了医疗资源,也纾解了患者看专家难、挂号难的问题,如果所有的医院都联动起来,号贩子自然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徐建中)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