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尹铭
中国人喜补不喜泄,即使是在21世纪社会主义的今天,一生病还是会觉得这儿虚那儿虚的,你要开个大黄,患者会问你,可不可以减点量,要是你开个巴豆,那完了,你得解释半天了。关于巴豆的传说和故事太多,如果有一个人恨另外一个人,然后他就会说,早晚有一天我弄点巴豆毒死你,民间还有用枝、叶作杀虫药或毒鱼,所以,从小开始,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巴豆就是很厉害的中药了,至少能够毒死人。
巴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木部下品,又称猛子仁,刚子,巴菽、双眼龙等。巴豆原植物为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嫩枝被稀疏星状柔毛,枝条无毛;叶纸质,卵形,稀椭圆形,顶端短尖,稀渐尖,有时长渐尖,基部两侧叶缘上各有1枚盘状腺体,托叶线形,长2-4毫米,早落;总状花序,顶生,长8~20厘米,苞片钻状,长约2毫米;雄花:花蕾近球形,疏生星状毛或几无毛;雌花: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2.5毫米,几无毛;子房密被星状柔毛,花柱2深裂。蒴果椭圆状,被疏生短星状毛或近无毛;种子椭圆状,长约1厘米,花期4~6月。
巴豆,在中药中指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实,有大毒,属峻下逐水药,产于巴蜀,其形如豆,故名。本品呈卵圆形,一般具3棱。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剖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椭圆形,略扁,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及种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点,其间有隆起的种脊;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无臭,味辛辣。以个大、饱满、种仁色黄白者为佳。
巴豆生于村旁或山地疏林中,或仅见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怕霜冻,所以巴豆主要产于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区,为较四川道地中药材,在四川从梁代开始由野生变家种,产量居全国之首,其中又以宜宾的产量最高,占全国产量的90%。北方很难见到,也就不用担心有人随手拿起地上一颗巴豆来毒你了。
很多的人在看见巴豆的时候,第一个时间想到的就是泻药,是的,在很多的电视剧中都会出现巴豆,这是一种一泻千里的泻药,其实除了泻药的功效之外,巴豆还有自己神奇的功效。巴豆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功效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入丸、散服,每次0.1~0.3g,外用适量。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体弱者、孕妇忌用。服巴豆时,不宜食热粥,热开水等,以免加剧泻下,服巴豆泻下不止者,用黄连、黄柏煎汤冷服或食冷粥以缓解。
巴豆性大热,斩关夺门之将才也,能开大寒之道。寒凝大肠犹如大雪行军,岿然不动,得巴豆则冰雪消化,寒凝散尽,则军得行,寒积得下也。寒痰凝聚而成痞,寒凝血瘀而成癥瘕,如得巴豆则寒痰得化,癥瘕得散。《本草汇言》:“巴豆,推荡脏腑,开通闭塞之药也。左氏曰,此剂味甚辛敛,气甚热烈,性甚刚猛,攻关拔固,功过牵、黄,摧滞逐实,力浮硝、戟,追逐一切有形留着、久顽不逊之疾,如留饮痰癖、死血败脓、休息结痢、寒痰哮喘,及一切生冷、鱼、面、油腻、水果、积聚、虫积,或水肿大腹、寒疝、死胎、痞结、癥瘕诸证,下咽即行。”
本品辛热,能峻下冷积,开通肠道闭塞。可单用巴豆霜装入胶囊服,或配大黄、干姜制丸服,适用于寒邪食积,阻结肠道,大便不通,腹满胀痛,病起急骤,气血未衰者,如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
本品峻泻,有较强的逐水退肿作用。用治腹水臌胀,可用巴豆配杏仁为丸服(《肘后方》)。近代用本品配绛矾、神曲为丸,即含巴绛矾丸,用治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
本品能祛痰利咽以利呼吸。治喉痹痰涎壅塞气道,呼吸困难,甚则窒息欲死者,可单用巴豆,去皮,线穿纳入喉中,牵出即苏;近代用于白喉及喉炎引起喉梗阻,用巴豆霜吹入喉部,引起呕吐,排出痰涎,使梗阻症状得以缓解。治痰涎壅塞、胸膈窒闷、肢冷汗出之寒实结胸者,常与贝母、桔梗同用,如三物小白散(《伤寒论》)。此外,小儿痰壅、乳食停积甚则惊悸者,可用本品峻药轻投,可祛痰、消积,常与胆南星、朱砂、六神曲等同用,如万应保赤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本品外用有蚀腐肉、疗疮毒作用。治痈肿成脓未溃者,常与乳香、没药、木鳖子等熬膏外敷,以蚀腐皮肤,促进破溃排脓;治恶疮,单用本品炸油,以油调雄黄、轻粉末,外涂疮面即可。
众所周知,巴豆有大毒,具有强烈的泻下作用,但自古以来也有报道用巴豆治疗痢疾、腹泻有良好的疗效,《汤液本草》:“可以通肠,可以止泄,世所不知也。”李时珍云:“巴豆峻用则有去病之功,微用亦有捶缓调中之妙”。可见古人认为巴豆既具有泻下作用,又具有止泻功能,古今临床常用巴豆炭及小剂量巴豆霜治疗久痢或慢性腹泻却有良好的疗效。但巴豆是否起所谓双向作用有必要进一步澄清,否则有害于后人。
临床上,根据古人这一理论,用治久泻有效,其因有三:一是巴豆多数去油用渣(巴豆霜),或烧炭取用,已失去原性,未达到通泻量,则久泻不泻,而泻自止;二是取巴豆炭,大多数用炭的药物,一般具有止涩作用,巴豆炭可能也有止泻作用;三是将巴豆与它药共炒,弃去巴豆,借助它药作用,而达到先泻后止的效果,所以,巴豆本身不存在止泻作用,只有通下之功,不存在双向调节的作用。
巴豆与大黄,一为“劫霸”,一为“将军”,同为攻下药。但二者有一热,一寒之不同,巴豆性热,脏腑多寒者用之。大黄性寒,脏腑多热者用之。对于胃肠实积阻塞不通者,寒实相结用巴豆,热实相结用大黄。《本草通玄》:“巴豆禀阳刚雄猛之性,有斩关夺门之功,气血未衰,积邪坚固者,诚有神功,老羸衰弱之人,轻妄投之,祸不旋踵。巴豆、大黄,同为攻下之剂,但大黄性冷,腑病多热者宜之;巴豆性热,脏病多寒者宜之。故仲景治伤寒传里恶热者,多用大黄。东垣治五积属脏者,多用巴豆。”
《本草纲目》:“巴豆与大黄同用,泻人反缓,为共性相畏也。”《良方自序》:“巴豆善利也,以巴豆之利为之未足,而益之黄,则其利反折。”《本草备要》中亦有巴豆“与大黄同用,反不泻人”之说。实验表明,辛热的巴豆与苦寒之大黄合用后,不但肠容量没有增加,相反,混合组肠容量与单纯用大黄组相比较显著减少而泻下作用降低。但若病情冷结热结同存,寒热错杂,须寒热并用方与病情合拍,二物同用前人亦不少见,如《图经本草》中三物备急丸即大黄、巴豆、干姜同用以治心腹诸疾。
“巴豆性情最为烈,偏于牵牛不顺情。”巴豆与牵牛配伍前后的部分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合用后泻下作用增强,抗炎作用减弱,免疫功能降低,对胃粘膜的损伤加重,体重减轻,死亡率增加,对理化刺激的反应性降低,临床上不能以巴豆与牵牛配伍。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