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向卫生计生系统内发送文件,号召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开展向姚玉峰同志学习的活动,在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7月19日上午,我院党委中心组召开理论学习会,专题学习姚玉峰同志先进事迹,现将他的事迹选登,激励我院职工!
人物初印象
姚玉峰,男,1962 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浙江省重点创新学科带头人。
勇攀“光明”高峰—— 一位擅长眼科角膜移植的专家
姚玉峰同志热爱祖国,心系人民,凭着一腔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怀抱知识分子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为人民健康谋福祉的美好愿望和赤子之心,毅然婉拒了美国名校的高薪聘请选择回国。他不畏艰苦,致力科研,一直埋首于眼科角膜移植的研究探索,秉持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孜孜不倦地探索追求。他创造的技术治疗过 30 万病人,为近 3 万病人重新带去了光明。他不计名利、诲人不倦,用无私的态度培训专业人才,带出一批具有国际眼光、能共同推动学科发展的专业人才。
他的故事
其一:胸怀家国 情系患者
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教授攀登世界角膜移植高峰的先进事迹经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他勇于攀登,绝不放弃,通过反复实践和验证,成功主持世界上首例独创的角膜移植术,解决了排斥反应这个世纪难题。
“放弃令人艳羡的国外发展机会毅然回国,我敬佩姚老师在人生关键时刻的抉择。”邵逸夫医院眼科住院医师谢文加是2015年从美国学成归来加入姚玉峰团队的,他说,姚玉峰的选择表明虽然医术无国界,但医者有自己的祖国。“作为一名年轻医生,我要学习的不止是姚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高超的医疗技术,更要学习他源于祖国、人民、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身处伟大的时代,知识分子应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其二:医术精湛 医者仁心
失明18年,姚玉峰让她看见了温情世界
从光明堕入黑暗只是短短几秒,可从黑暗重见光明,河南姑娘陈行等了18年。18年前,她被氢气罐炸伤双眼,从此生活在黑暗当中;18年来,她辗转北京、河南等地四处求医;18年后,浙医邵逸夫医院角膜移植专家姚玉峰以高超的医术,帮助她重见光明。
6月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拆完纱布,陈行努力睁开左眼,突然感受到一团巨大的光亮冲进眼球。“终于看见了!”那一刻,她激动得手舞足蹈,她看到了3岁女儿圆圆的脸,看到了那个声音熟悉却不知长相的丈夫。她看看这儿,摸摸那儿,感受着光明给她带来的巨大幸福。而她最想感谢的,就是这次为他主刀的姚玉峰。
一旁的姚玉峰也分享着陈行的快乐,病人的复明于他而言就是一次成功,是做其他任何事都享受不到的踏实和喜悦。
“不知怎么感谢姚医生才好。”抱着女儿,陈行一遍一遍地说着。
18年来,她辗转各地求医,从未放弃过重见光明的希望,哪怕医生一次次对她的眼睛宣判“死刑”,她却一次次对自己说:“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去争取。”
“因为姚医生,我重新看见了这个充满温情的世界!”
姚玉峰看病一丝不苟、对患者处处体谅的医者仁心,给许多同仁带来了深刻影响。“他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开出的每一张处方,总是努力用最小的代价,使病人获得最大的收益,甚至自己掏钱为家境贫寒的病人垫付药费。”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主治医师许叶圣说,“姚老师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正像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到了从医道路的目标与价值,激励我们永怀医者治病救人的初心。
其三:做医学技术的“摆渡人”
姚玉峰,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眼科的“独门绝技”授之于人,让更多的医生成为专家,回馈更多需要的人。他常说,我作为一个人就只有24小时,你一个人是非常有限,最希望如果这些患者,当地的医生他同样拥有这样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话,那么他(患者)就在当地消化(治疗)了。姚玉峰说,是国家培养了他,让他有机会走向更高的平台。如果有10个,100个,1000个姚玉峰,那就可以让十个、百个、千个,更多的人重获光明,这样才不违自己学医的初心。
从2009年开始,在医学会和邵逸夫医院的支持下,姚玉峰开始了“姚氏法”的普及,每年面向全国眼科医生,举办两期眼科培训,培训班一办就是八年,从最初50多人的小班,变成了现在500多人的大课堂,而且期期爆满。每个时期都有给我“摆渡”的人。我应该给人家提供“摆渡”,这个大概是我现在身上所担负的那么一种使命,他说。
来源: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