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力医药冷链布局,如何破除“痛点”?

去年以来,随着顺丰强势进入药品冷链配送领域,传统医药流通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短兵相接,竞争将不可避免。

 

6月份举办的一场医药冷链论坛上,医药物流企业聚在一起,讨论了“两票制”带来的影响。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代表,顺丰的名字多次被提及。然而面对记者采访,国药控股、九州通等医药流通巨头却都表现得极为冷静。顺丰也很低调,在7月7日召开的“顺丰冷运华北医药峰会”上,顺丰负责人一方面高调表示,“以开放心态跟各界合作”,但另一方面则内部要求低调,“未经总部批准,内部员工一律不接受媒体采访。”



第三方来了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不再需要审批。这被看作是第三方物流进军医药行业的“发令枪”。


与此同时,“山东疫苗事件”引发全社会对药品冷链物流的关注。对于以生鲜快递起家,在冷链物流上颇具优势的顺丰来说,进军医药冷链物流业务似乎占尽天时、地利。


事实上,早在2014年3月,顺丰就成立了医药物流事业部,并投入大量资源,探索医药物流业务。2016年又成立了冷运事业部,对医药冷链和生鲜冷链进行了分离。“我们希望通过发展医药物流特别是冷链业务,来提升顺丰的物流服务综合能力。”顺丰医药物流部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顺丰冷运事业部医药销售总监马建聪介绍,截至今年5月,顺丰冷链医药陆运干线网已经贯穿21个城市网络、22条干线、462个流向。冷链运输车可以实现定点发车,并根据药品的属性和温湿度要求,给客户提供多批次、小批量的零担物流服务。他透露,未来3年,顺丰计划打造6~7个医药供应链核心物流中心,实现仓储能力覆盖全国。


另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国邮政也已在医药物流领域有所作为。2015年,中国邮政福建邮政局出资成立控股医药物流公司,后收归北京中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直接管理。该公司具备省属及福州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配送资格,并在福建七大采购片区建立了业务队伍,进行基药与非基药的县乡一体化配送,意在进行基层市场的配送覆盖。在医药冷链运输业务方面,中邮也有所涉及。


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尤其是顺丰的强势进入,传统医药流通企业态度微妙。众多中小型企业流露出担忧、恐慌情绪,而以国药控股、九州通为代表的物流巨头,则表现得波澜不惊。


九州通冷链事业部总经理姚共亲告诉记者,目前全国医药冷链物流规模大概有50多亿元,服务商以传统医药物流企业为主,所以他们一点儿也不担心顺丰的介入。国药控股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比拼内功

据统计,2016年我国医药物流市场总容量为600亿元。其中,以温控运输服务和临床、临检运输业务为代表的高端业务占据9.2%,为55亿元,但这55亿元的药品冷链物流“蛋糕”并不那么容易吃到。据了解,药品冷链运输的成本要比普通运输高80%,但冷链物流的利润却只有普通物流的20%左右。建一个冷链仓库需要百万元以上,1万平方米的冷库每月电费至少20万元。


仓储资源恰恰是传统医药流通企业的优势所在。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冷链事业部副总经理刘俊林介绍,“山东疫苗事件”之后,国药控股迅速成立了冷链事业部,着力打造全国一体化冷链业务平台。而在此前,国药控股一直在强化全国一体化的物流平台建设。


截至2016年底,在全国已有4个枢纽物流中心、38个省级物流中心、185个地级市物流网点和24个零售物流网点,这些网点为与之合作的生产企业有效解决了在各地的仓储难题,这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不能匹敌的。


九州通方面也在加紧布局。姚共亲介绍,九州通在各个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仓储布局已基本完成,网点正向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分散。截至2016年底,九州通已在全国规划投资了30家省级医药物流中心,54家地市级分销物流中心,已形成全国性网络。


姚共亲认为,传统医药流通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信息化、质量管理体系和专业化操作人员三方面。“我们的信息化主要围绕药品的特性、生产日期、存储、验收等专业数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更多是基于其原有的快递业务。”刘俊林则认为,顺丰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队伍庞大,要想让这些人都掌握医药冷运的专业技能,短时间内很难实现;而国药控股、九州通等在这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其实,第三方物流最难实现的还是药品冷链物流专业化。一位曾供职于某第三方物流企业医药冷链部的人士透露,该企业整个医药冷链部门没有一个懂药的人,许多业务员以为药品跟其他商品一样,接一单送一单。“我当时是作为医药人才被挖过去的,但是我提出的医药冷链组织结构建设构想,并未得到上司的赏识。在短暂尝试后,我选择了离开。”他说,第三方物流也会有外包运输,一些外包车没有相关验证,达不到全程2℃~8℃的相关标准。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温旭民认为,尽管第三方物流存在诸多问题,但对一直很封闭的医药物流系统来说,顺丰这样的企业进来,就是一条鲜活的鲶鱼。无论是国药控股、九州通等传统医药流通巨头,还是顺丰、邮政等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吃到药品冷链“蛋糕”,都需提升自身实力,苦练内功,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据了解,近两年无论是传统流通企业还是第三方物流,都在加紧冷链布局,补足短板。顺丰在2016年整合了药品冷链运输和器械冷链运输业务,搭建了全国医药冷链运输干线及配送网,以保证药品及运输质量;与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开展了首个医药冷链物流业务合作,向广东、福建、甘肃等多省成功送货;为解决人才问题,顺丰冷运事业部从成立之初就着力培养医药质量管理人员。“我们已拥有40位具有医药行业背景的人才,目前这些人分布在全国28个地区的顺丰冷链分支机构。”顺丰冷运事业部一位人士说。


竞合开始

温旭民认为,“两票制”也是造成传统药品配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直面竞争的深层次原因。


“两票制”实行之前,药品流通行业的经营模式一般为商流物流二合一。药品流通企业主要赚取药品购销差价,因此企业更在乎商流利润,而不指望物流赚钱。


“实施‘两票制’后,传统药品流通企业在商流方面的利润被挤压,不得不开始重视物流业务。而顺丰这样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瞄准了医药物流‘蛋糕’。第三方物流拿走了药品物流至少一半的利润,传统企业不可能无动于衷。”温旭民说。刘俊林认同这一观点,并指出,目前国药控股、上药、华润和九州通4家合起来,也仅占到医药物流市场份额的一半。


对于医药物流未来发展走势,哈药负责药品流通业务的人士判断:今后的药品流通模式将会朝着专业分工的方向发展,交易属性越来越弱,服务属性越来越强,全国性、规模化、专业化的流通企业将占主导。第三方物流企业将不断推动药品流通模式的转变。不同领域的参与者只有专业分工、互补合作,才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温旭民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医药领域,有利于药品流通行业充分竞争,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未来将形成强势聚拢状态。姚共亲则认为,目前的政策环境对大企业来说更多的是机遇,对小公司讲则更多的是挑战,国药控股、九州通、顺丰这样的企业,终有一天会走上强强联合之路。


中国医药供应链联盟秘书长李国伟认为,药品流通巨头的优势在于基本完成了全国仓储布局,有深厚的医院服务经验和资源;而第三方物流则在B2C端优势明显,能够以最低成本将药品送到基层用户手中。顺丰则并不掩饰其劣势,在给媒体的材料中承认,顺丰入行医药物流领域只有3年,对医院服务缺乏经验,医药仓储资源也较为匮乏,还未能覆盖全国。


据业内人士透露,国药控股的网点布局一直是从上往下,由省级往基层下沉;九州通则相反,由下往上布局网点。因此,目前双方在中级城市交锋,各自抢占地盘。而顺丰则曾试图与国药控股、九州通合资成立公司,终因股权占比谈不拢而告吹。


但国药控股和九州通都与顺丰有合作,前者借顺丰在2C和大干线方面的力,把散落在各地的“珍珠”——仓库连成一串“项链”。由此看来,传统医药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已处于既合作又竞争的“暧昧”之中,而传统医药流通巨头之间还在暗中较劲。


“其实,大型药品流通企业都很期待与顺丰这样的第三方物流合作,毕竟药品冷链物流还处于井喷的前夜,共同做大蛋糕才是硬道理。”刘俊林说。顺丰则曾自嘲:“希望国药控股、九州通这样的药品大流通企业,专门卖药就可以了,运输这样的苦力活,就交给干苦力的顺丰来做吧。”


文/《中国医药报》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