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海波 医海无垠勤作舟
▲丛海波说:“对于骨科医生来说,截肢是一例再简单不过的手术;对患者来说,却是一生的痛苦。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肢体,重建肢体功能,这是骨科医生最起码的医德。”图为丛海波(左)正在进行3D打印锥体植入手术。
中医学徒出身,勤奋钻研39年,创造多项“世界之最”,候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社会需要这样的良医,更需要这样的良医精神。
——作者
他身处山东文登小城,却创造了“世界首例”奇迹;他没有太高的学历,却两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8次荣获省部级科技奖项;他“中医学徒”出身,却成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从医39年,他在断肢断指(趾)再植、大面积皮肤缺损及大段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复杂四肢骨折与关节损伤等方面造诣深厚,完成断肢断指(趾)再植手术上万例,成功率99%;完成吻合血管组织移植手术3000余例,成活率99.9%;开发新技术、新项目40余项,多项填补国内空白。他就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威海市中心医院院长、手足显微外科专家丛海波。
尽管过去了16 年,但说起当年那个治疗案例,丛海波还是记忆犹新。2001 年7 月30 日晚上9 点,威海某工厂的机修工人陈长勇被十万火急地送到丛海波当时所在的医院。此前一个小时,陈长勇的十指被裁钢丝用的长刀完全切断。
这样棘手又紧急的病例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包括关节部位的处理、血管缺损、手指末节离断等等。对此,丛海波提出了分组按流程作业的手术方案,颠覆了传统方法,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采用了血管移植保留关节的吻合方式和“剪断动脉弓、与远端掌侧静脉吻合、静脉动脉化”的末节离断再植方式,提高了成活率,保障了术后恢复。手术用时9 小时20 分。陈长勇的十指被全部接活,经过康复,手部功能完全恢复。他不仅继续胜任机修工作,还当上了机修班的班长。
这是世界首例十指完全离断再植功能完全恢复的病例,也是当时世界上报道的十指完全离断再植手术时间最短的病例。
丛海波回忆说:“十指完全离断,这种灾难对个人和家庭的打击可以说是巨大的。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十指不全部接活,坚决不下手术台。这对患者和我的团队都是挑战。如果这是一场足球比赛的话,我想我们拼死也要取得胜利。”
类似的奇迹,丛海波不止一次地创造过。1996 年,他就成功地完成了一例9 个月大婴儿手指不完全离断再植手术。这是当时世界上报道的年龄最小的断指再植成功病例。“使患者不仅能正常生活,还可以继续工作,为家庭和社会创造生产力,这对家庭和社会的意义是深远的。”丛海波说,“对于骨科医生来说,截肢是一例再简单不过的手术;对患者来说,却是一生的痛苦。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肢体,重建肢体功能,这是骨科医生最起码的医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一我国科技界的殊荣,丛海波得过两次。一次是1996 年,年仅36 岁、还只是主治医师的他凭借《急症吻合血管组合组织移植的临床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次是2004 年,他的成果《中西医结合早期治疗手部大范围多元组织毁损的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此外,他获得的“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奖有8 项之多,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达100 余篇。
丛海波说:“我从医以来做过不少科研项目,都是直接服务临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他自己非常看重的一项成果,是《肢体严重损伤的组织修复与功能重建》。之所以看重,是因为该成果针对肢体严重毁损伤的患者,特别是广大体力劳动者。
通常,毁损伤的肢体往往需要多次手术甚至截肢,患者痛苦大、负担重,术后功能恢复差。而运用该成果可一次性修复毁损组织,重建其功能,在保留患者毁损伤肢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危险系数低、手术次数少、患者痛苦小、治疗费用低,能实实在在地造福家庭和社会。
对于如何搞好科研,丛海波说:“要做个有心人,切忌碌碌无为、守株待兔、墨守成规。”很多手术台上的紧急问题,没有旧法可循,解决不了手术就无法顺利完成,所以“要有迎面冲上去的勇气,结合实际开动脑筋,创造新思路、新方法”。
比如,组合组织移植修复大范围多元组织缺损,患者受伤比较重,传统的皮瓣移植无法一次性解决缺损和功能重建问题。怎样才能在减少手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的情况下更好地处理?丛海波创造性地运用物理学电路串并联理论,将多个移植组织串联或并联起来,实现了一次手术解决多个问题。
再比如,骨折手术复位,传统方法要依靠透视机多次透视才能确定复位情况,对手术者的经验依赖性强,对患者辐射伤害大。丛海波采用现代电子光学成像与术中影像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虚拟与增强影像技术,将骨折复位过程动态可视化呈现。这样既保证了复位的准确性、直观性,又降低了辐射伤害。
对于如何处理临床与科研的关系,丛海波深有体会:“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科研的选题、思路、数据等来源于临床;科研又反过来服务于临床技术的提升和拓展。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绝不能把两者分开来做。”
身兼院长、医生、博导三重角色,丛海波的勤奋在业内是出了名的。
1978 年刚进入医院骨伤科时,丛海波还只是一名“中医学徒”。由于资历浅,没有资格治疗患者,他就买来动物蹄子、骨头,反复研究、琢磨,潜心苦练基本功。
后来,丛海波被选派到解放军显微外科中心学习。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刻意24 小时不吃不喝,锻炼抗饥饿、抗疲劳、抗低血糖的能力,提高饥饿劳累状态下手的稳定性、头脑的清醒性。为了尽早学有所成,他不放过每一次实践的机会,在显微镜下忘我地进行动物实验,有时白天黑夜连轴转。
“我的座右铭是‘天道酬勤’。”丛海波说,“要勤奋,敢于吃苦。勤奋地学习、勤奋地工作,多思考、多钻研,直面枯燥紧贴临床,直面失败勇于重来。”
2011 年,丛海波任威海市中心医院院长。作为院长、医生、博导,要负责管理、查房、手术、门急诊、夜班等繁忙的日常工作,而做科研又要耗费很多时间精力。如何挤出时间来,是个大问题。
为了不耽误管理工作,每天清晨五六点,丛海波就来到医院,抓紧时间做上一两例手术。很多人刚开始一天的工作时,丛海波已经在手术室里开始了当天的第二例手术。他的同事最清楚,跟着他干活,根本没有闲的时候。最长的一次,他30 多个小时没出手术室;最忙的一天,他连做了19 例手术。晚上和下夜班的时间,他还要带学生、做科研。全年365 天对他来说,全部都是工作日。
“这样确实很辛苦,但也很充实。”丛海波说:“每当看到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临床,解决了患者的病痛,我就完全沉浸在兴奋和喜悦中,过程中的一切辛苦都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