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高烧几乎是每个家庭都会面对的问题,面对孩子发烧生病,作为父母难免会忧心忡忡。除了及时的求医,家庭要怎样护理才更科学?本期《健康零距离》请来庵埠华侨医院儿科主任谢维波,他将跟我们聊一聊小孩发烧时家庭护理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谢维波
庵埠华侨医院儿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医学模拟教育专业委员
潮州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
从事临床工作10年,多次在汕头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及新生儿科和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进修学习,对儿童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过敏性咳嗽,腹泻病等,以及新生儿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发热是许多疾病初期的一种防御反应,可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从而抵抗一些致病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促进人体恢复健康。但高热持续过久,会造成人体内器官、组织的调节功能失常。
对频繁出现高热(每年超过4次)的儿童,应考虑是否有免疫功能低下问题。但是,也别忽略了过敏。在免疫系统反应上两者是截然相反。免疫力低下可表现于免疫球蛋白A或/和G偏低;而过敏可表现于免疫球蛋白E的增高。一定要先确诊,再考虑治疗方法,千万不要盲目使用提高/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发热确实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只有体温超过38.5度才需要吃退热药,为的是避免出现孩子高热惊厥。
1. 退热药剂量不够;
2. 体内水分不足;
3. 穿盖衣物较多影响皮肤散热;
4. 引起发热的病因未解除。
用酒精擦浴能达到降温效果,但这必须由专业医护人员来做,家庭操作起来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主要原因是家长不容易掌握到大血管流动的部位,这样退热效果有限,反而增加孩子的寒战反应。因为酒精蒸发过程中会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使皮肤收缩出现寒战反应,更不利于体内热量散发。建议家庭内还是采用温湿敷和洗温水澡,这样比较安全。
发热时给孩子服用退热剂后再捂上被子,很容易使孩子出汗,且是大汗,出汗后肯定退热。大汗时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会通过皮肤大量丢失。对于成人,由于体内所储备的水和电解质多,大汗后只是感到口渴;而婴幼儿体内储备不足,大汗后会导致脱水。脱水可造成大脑、心脏等严重损伤。其程度远远比发热严重得多。
孩子高热时服用过退热药之所以效果不好,就是因为孩子体内水分不足,没有足够的水分经皮肤散热,导致体温下降。如果给高热的孩子捂汗,就会强迫体内水分经皮肤丢失,导致重要脏器缺水,可能出现“脱水”现象,有可能影响重要脏器功能。所以,“捂汗“是非常不良的退热方法。
注意室内通风。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室温维持在25摄氏度左右。减少孩子的穿盖衣物,这利于皮肤散热
即使是服用退热药,退热效果也是通过皮肤散热而实现。穿着或覆盖过多,会阻碍皮肤散热,如同盔甲,将热量积于体内易诱发高热惊厥。但如果小孩四肢冰凉而寒颤,就要用毛毯覆盖,手脚用热水泡浴。
多让孩子饮水
孩子发热时多不喜喝水。家长应想尽办法少量多次使孩子增加液体摄入量。即使服了退热药,若体内水分不足,散热不够,退热也会受到阻碍。而且体内水分不足,退热药就会失灵。而且多饮水多排尿,也利于散热。
想办法哄睡,多休息
有了充足的睡眠,孩子的肌体机体免疫力就会增强,抵抗病毒或细菌的感染能力相应也强大起来。
保证孩子有排大便
很多家长认为发热时孩子进食少不会有多少大便。其实,肠道本身还有分泌功能,也就是体内代谢产物或毒素会积于肠内。尽快排出利于散热,也利于疾病好转。超过48小时未排便,可暂用开塞露。
当体温超过38.5度时服用退热药
由于服退热药到体内起效需一段时间。当体温达39度时药物能起效,这是服用的目的。退热药剂量要足,同时须增加液体摄入,否则将降低退热药效果,也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
欢迎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我们将选取有代表性的建议、意见,请专家进行答复,在下一期节目中为您解答!
播出时间
潮安综合频道,周三 19:50
重播时间
潮安综合频道,周四 11:30
潮安传承频道,周四 21:15
———————————
—THE END—
编辑:木木
潮安卫生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