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因新生儿窒息而引起的疾病,它影响一个孩子的未来,也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幸福,甚至影响到我们国家整体健康水平,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是他尽量不发生或少发生,他就是母亲孕期或分娩过程中引起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一、概念

     HIE是由于围生期窒息块氧,而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上在出生后出现一系列脑病症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二、病因

凡是造成胎儿或新生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均可引起窒息而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性损害。

1、缺氧:多见于围生期窒息、反复呼吸暂停、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及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等。

2、缺血:多见于严重的心动过缓或心跳停止、重度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等。

三、表现

1、有宫内缺血缺氧史或Apgar评分≤7分者,经复苏后出现下列一系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症状。

1)轻度:生后12~24小时内症状最明显,常表现为过度兴奋,激惹与淡漠交替,肌张力和神经反射正常,瞳孔扩大,心率增快,脑电图正常,3~5日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2)中度:生后24~72小时症状最明显,常表现为轻度抑制症状如意识淡漠、嗜睡、肌张力减退,神经反射减弱,出现惊颇、肌阵挛,瞳孔缩小,心动过缓,脑电压低,经1~2周后逐渐恢复,但意识模糊或浅昏迷持续5天以上者则预后较差。

3)重度:出生至72小时症状最明显,突出表现为重度抑制状态如昏迷、深浅反射均消失、肌张力低下,瞳孔固定无反应,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呈去大脑状态,脑电图呈抑制波。病死率高或留有永久性后遗症。

2、常见的并发症  可出现新生儿颅内出血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等。

四、对家长的影响

本病的病死率高或留有永久性后遗症,由此家长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甚至失望或担心,治疗积极性不高;重点评估家长对本病认知态度及经济、心理承受能力。

五、辅助检查

头颅B超和CT等检查可帮助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有无颅内出血等情况。脑电图可显示低电压、等电位等改变。磁共振成像有助于某些超声和CT检查无法确诊的如丘脑和基底核梗死病灶的诊断。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增高的程度有利于对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判断。

六、治疗原则

采取给氧、控制惊颇、降低颅内压、控制液体量、纠正酸中毒、低血糖及低血压,及时给予脑代谢激活剂,以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

1、颅内压增高治疗

1)给氧:选择适当的给氧方法,必要时行高压氧治疗。

2)观察患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注意观察患儿的神志、瞳孔、前因张力、肌张力及抽搐等症状,观察药物反应。

3)给予镇静剂、脱水剂。

4)脑代谢激活剂:胞二磷胆碱0.lg/次,加入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 次,10~14日为一疗程;脑活素2ml,稀释后静滴,每日1次,10~14日为一疗程。

2、早期康复干预  

对疑有功能障碍者,将其肢体固定于功能位。早期给予患儿动作训练和感知刺激的干预措施,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七、康复治疗教育

1、向患儿家长解释病情,以取得理解,恢复期指导家长康复干预的措施,以最佳的配合并坚持定期治疗是取得较好预后的关键。

2、建议家长尽早带孩子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以早期发现脑损伤引起的异常,并预测婴儿后期的性格和中枢神经系统情况。

3、指导家长对有后遗症的患儿进行智能的开发及引导,对瘫痪患儿进行皮肤护理及肢体运动功能的训练,以恢复功能。

强调病后患儿应继续使用脑复康、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等药物恢复脑细胞功能。

医药科普

微信ID:yiyaokepu

微博:@医药科普

动态 | 医药 | 科普 | 健康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