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钩端螺旋体病防治知识讲座

      为宣传钩端螺旋体病防治知识,加强院内医护人员的防治技能,8月18日,由副院长褚永光、医务科科长谢万树和感染科刘文荣主任在县医院主持举办了一场钩端螺旋体病防治知识讲座。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的人兽共患病。全年均有病人发生,但常在夏秋季(6-10月)、稻田收割季节和洪涝灾害引起暴发流行。
  一、传染源
  主要为野鼠和猪。我国已从67种动物分离出钩体,其中危害最大的主要宿主动物是啮齿动物(黑线姬鼠、 黄毛鼠、黄胸鼠和褐家鼠),以及家畜(猪、犬和牛)。黑线姬鼠为稻田型钩体病的最重要传染源,而猪为洪水型钩体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钩体病传播方式为直接接触传播。人因直接或间接与带菌动物的尿污染的水体接触,钩端螺旋体通过破损皮肤和黏膜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和中毒血症
  三、人群易感性
  人对钩体病普遍易感,以青壮年发病较多(但由于目前青壮年劳动者外出务工较多,故感染者多以在家留守的老年人为主),职业分布是参加农业劳动和人群、渔民与屠宰工人等。
  四、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2-28天,一般为10天左右。早期表现为“重感冒样”症状。病人出现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肌肉酸痛特别是腓肠肌疼痛和触痛,有的病例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极易误诊为流行性感冒。部分患者早期得到及时有效抗菌素治疗后,即可痊愈,而另有部分病例发展到中期(约在起病后3-14日),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如鼻衂、咳血、肺弥漫性出血;皮肤粘膜黄疸或学学点;肾型患者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肾功能损害;脑膜脑炎型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及脑脊液成分改变。为了临床诊治和抢救方便,一般将钩体病分为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及弥漫性出血性、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和肾型。
  四、治疗原则
  钩体病的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就地治疗。本病治疗应重视有效抗生素及时消灭机体内病原体,对控制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应强调休息,细心护理,注意营养,酌情补充热能及维生素B族和C。
  钩体病的治疗须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抗菌疗法是钩端螺旋体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是早期治疗的核心。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庆大霉素次选,强力霉素、四环素等亦可酌情选用。
  五、防控措施
  (一)钩体病的防治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才能控制本病的流行。对流行严重的地区进行流行病学监测,降低发病率,同时贯彻“三早一就”的原则降低病死率,保护劳动力,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
  1、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改造各种类型的疫源地,如山垄田、烂泥田、冷水田、潮田、荒唐。主要通过开沟排水,减少积水,建立合理排灌系统,沼泽地填平成为旱田。减少鼠类栖息场所,结合农耕每年定期和突击性灭鼠保粮和灭鼠防病等措施,降低鼠密度,有效地控制本病的流行。
  2、兴修水利防治洪涝灾害:在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流行区,加固防洪堤防止洪水泛滥,在水患严重的地区实施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是控制洪水型钩体病流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3、健康教育:在钩体病流行的疫区大力开展钩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倡圈养猪、开展灭鼠等爱国卫生运动。对基层医疗单位和卫生防疫部门加强业务培训,并配备一定的实验室诊断设备和相关试剂。在流行季节前进行钩体病监测工作,对参加水稻收割的农民、抗洪抢险的人员以及危险职业的人员中普及钩体病有关常识,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4、免疫接种:菌苗接种后大约需经1个月左右,体内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所以菌苗接种应在钩体病流行期之前进行,通常在每年4~5月份进行。对于支农人员或参加抗洪抢险的人员,应在接种疫苗后15天才能进入疫区工作。
  5、预防服药:在已经发生钩体病流行的人群中接种菌苗,来不及产生保护性抗体,预防接种效果较差,这时可采取预防服药的方法控制钩体病的流行。口服强力霉素200mg,1周内分2次服用,或1次服用。
  (二)病人、接触者及环境的管理:一旦发现疫情立即报告防疫部门,以便采取防制措施。如避免接触钩体疫水、预防服药、灭鼠、圈猪、水源消毒和对疫水设置警示牌。
  (三)流行期措施:在钩体病发生流行的疫点,要对病人和受钩体污染的环境进行管理。对病人及时治疗,在疫点对传染源进行带菌率调查,如猪带菌率、鼠密度和鼠带菌率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或消灭传染源的措施。对流行的菌型进行鉴定,以便于采取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