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寒暑交替时节,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气温冷暖多变,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很容易导致新病徒生或旧病复发。秋季是胃肠病多发的季节,一是夏天炎热,人们贪凉饮冷,宜伤及脾胃,造成脾胃气虚;二是秋天由热转凉,气温降低,易使脾胃受凉。此外,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导致胃肠病的复发,尤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最为常见。所以秋季这场保胃“革命”势在必行。
入秋后,气候凉爽,各脏器的生物钟已转入内向性积蓄期,此时加强营养可一补“夏亏”,还能为冬季提供良好的基础。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调养尤为重要。
《黄帝内经》中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都说明了节制饮食对人体的重要意义。相反,若不重视饮食有节,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什么时候喝就什么时候喝,会对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另饮食有节也是道教对养生者提出的基本要求。“节”的含义有三:
(一)就是要节制食欲。
嵇康《养生论》说:“饮食不节,以生百病。”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随之而来的富贵病也纷至沓来,人们整天吃着大鱼大肉却没有食欲,这是因为美味佳肴吃得太多,肠胃饱满,使人感到腹中闷胀,体内的“真气”不能畅通地运行,日积月累,就会滋生百病。所以,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说:“饮食不节,杀人顷刻。”清人曹庭栋《老恒言·饮食》中解释“饮食有节”为:“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就是要少食多餐。
(二)节律之意。
就是要求吃饭要有规律,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时,不食”,这是孔子的饮食习惯,即不到该吃的时候,就不吃东西,这是正确的。一日三餐,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到时候便会作好消化食物的准备。所以人们每餐进食应有较为固定的时间,这样才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正常地进行,脾胃活动时才能够协调配合、有张有弛。
另外古人有“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的名训。清代马齐《陆地仙经》中提到:“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按现代营养学的要求,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比例应该是3:4:3,即如果一天吃1斤粮食的话,早晚餐各吃3两,中午吃4两,这样比较合适。
另外,吃饭过程要细嚼慢咽,用津液送下,不要狼吞虎咽。一次吃饭不要吃很多的菜,因为食物品种太杂,属性相克,会产生毒素,或破坏食物的营养结构。吃饭常改变花色品种这是对的,一次吃饭进食很多种饭菜却是错的,这不仅不利于养生保健,而且会造成食物的浪费,增加不必要的开支。
(三)这饮食有节还有第三个意思就是,节忌之意,指的是要忌口。
对身体不需要的,对病情有害的,不清洁卫生的食品都要禁忌。华佗还针对当时流行的生食鱼脍(生鱼片)的习惯提出批评,认为吃生鱼片多了,会使体内滋生颜色像鱼脍的赤头寄生虫。
对于病人的饮食则更应注意忌口。例:有肝病不要吃辛辣食品,辛伤肝;心脏病变,不要吃咸味太重的食品,咸伤心;肾脏病变,不要吃甜食,甜伤肾;脾脏不好,不要吃酸味食物,酸伤脾;肺部病变,不要吃苦的食物,苦伤肺。这是从五行配属五脏、五味的角度推测的,在平时的生活及中医药的辨治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秋季多燥,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可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益胃生津之品。少吃一些辛辣、燥热、油炸、肥腻等刺激性强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
(二)由夏到秋,气温下降,饮食上应注意“秋宜温”,避免寒凉食物,多吃一些温性食物;
(三)可适当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饮食不节易出现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出现胃胀,嗳气,食欲差,怕凉,恶心等症状。故饮食有节是保护胃肠的基本措施。
来源: 云南中医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