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日,在成都举办的第34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暨2016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发布会上,工信部“2016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正式发布。同时,会议中举办了主题为“优秀百强企业领袖共话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圆桌讨论。
以下为几位嘉宾的发言整理,有删减修改:
宋瑞霖,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
观点:行业将进入阵痛期,“创新与整合”是出路
中国在医改过程中,我们发现招标制度也好,两票制也好,还是二次议价,为什么出现这么多问题,最近看到一个数据,我找到点答案(当然未必是唯一的答案):我给大家一个数字,从2001年到2016年,这15年美国FDA批了多少新药呢?批了433个,中国进口的多少,正式进口的多少新药呢?133个,也就是说缺口是300个。这300个缺口有些面临专利的问题,没到专利期不能仿,真正仿了多少呢?59个,我们有4800家企业,我们在15年把全球的创新药,只仿了59个,意味着什么,一哄而上,大家争相在抢这个4800:29,所以这个市场就是剧烈竞争的市场。
买方没有不希望买便宜的,谁都没法谈价,临床又特别需要,你说这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所以现在中国可能必须要进入到一个阵痛期,这个时候的政策应当让大企业强起来,好企业大起来,否则医药产业就缺少了支柱,缺少了灵魂。
我们的政策如果让大企业衰败下去,让小企业长不起来,我们就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是最不可取的,这是整个改革当中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未来我们如何在改革当中抓住机遇,这个机遇是什么?一个是创新,一个是整合,如果没有创新能力,没有整合能力,我们只是死死的抱住已有的东西,我们腾挪的空间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徐镜人,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观点:企业要适应政策趋势,把质量和品牌一起抓好
两票制、二次议价等等一系列政策,本质上是国家要推进药品创新和质量。但是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制药企业有些迷茫,不清楚我们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党中央提出的要深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改,还有的人认为把老百姓用药得到保障,这个事情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我们医药人要敢于攻坚克难,把创新和我们市场一起抓好,把质量和品牌一起抓好,未来中国医药发展是无可怀疑的,肯定是好的。
魏海军,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观点:技术变革和生产方式改革,对企业提出很大的挑战
咱们院士讲说,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我感觉到医药产业自动化水平相对还是比较低的,特别是企业原料制剂一体化。新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跨界技术应用在其他领域非常广的,正是因为新技术的到来,我们也正在推动智能园区的建设。
我们一直在感慨,随着生产方式变化,管理方式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下一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将产生调整,社会组织形态、企业组织形态,我们要适应这样一种变化,在挑战过程中我们还要站起来,要走出去。我们感觉到现在产业技术的变化对我们的挑战还是比较大。
娄竞,沈阳三生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
观点:强化整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的确感觉到近两年国家各个部门出台的这些政策是非常的密集。总体上我觉得新出的这些政策还是相当有智慧的,包括MAH、二次议价、两票制。
我们看到,仅上海张江这一块,光研究抗体的企业就有一百多家,还有很多后起之秀不断的进来,所以我们的困难不光是市场上需要克服的困难。在创新当中,怎么来保持企业领先的地位,也是很重要的。我觉得机遇和挑战都在“创新”两个字,如果再加上两个字的话,那就是“整合”,希望能够参与到整体的市场整合,总体上是向好的方向发展。
刘振腾,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
观点:企业并购整合的时间点很难掌握
国内行业的剧烈变化,可能是中期或者短期的阵痛是让企业承压的,但是长期以来,会把优质企业筛选出来。现在有一些能够让企业在长期获益的一些政策,比如一致性评价,流通环节或者生产环节GMP提升的要求。还有一类市场方面带来的政策,比如以价格去取得招标政策等等。这对企业加速整合起到作用。
具体从我们企业感受上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企业比较纠结做整合的时间点,是不是能够跟这些政策对接上,又不产生资源的浪费,因为很多小企业的文化也好,一致性评价也好,不具备再投入资源的能力,但是大企业并购的时候又不太能够符合国家现在对这些政策的时间点的要求,特别是批文转移、转让等等路线其实没有真正打开。时间点还是蛮难掌握的。
郑翔玲,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观点:政策就是发展的风向标
对医药行业而言,政策无疑是发展的风向标。从宏观上看,质量一致性评价,淘汰一部分质量不合格的企业,远期一定是比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微观上企业面对的这些挑战,比如二次议价、招标、零差率,怎么去能够让我们质量好的产品能够保证一个合理的价格、合理的利润,有能力去做研发,是我们比较大的挑战。谢谢。
张诚,默沙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观点:中国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频繁发布的政策文件对于外资还是中国本土企业来说,实际上都会构成很大的挑战和压力。但未来不应该过于看重资本结构,不要再说外资或者内资如何,在整个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大家的资本结构实际上都是非常模糊。
你能说阿里巴巴是个什么样的资本?阿里巴巴是个中国的企业吗?阿里巴巴是世界的企业。我相信在未来不远的将来,我们中国也能够涌现出世界级的企业,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我们也希望看到的事情。
借用双城记里开头那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中国市场前景很大、很光明;最坏的时代,如果企业转型过程中固步自封,不能勇敢走出过去的舒适圈,将可能会被市场淘汰。这是我对未来的想法。
附:2016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
往期文章:
▌文章、图片改编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冯可,微信:15026498701
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思齐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思齐圈(www.siqiquan.org)——专业知识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