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中元节丨放一盏明灯,遥寄相思

点击滑县中医院”可以关注我哦



《忆故人》






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与清明、十月一寒衣节合为三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古时七月半是隆重的节日,从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

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便可知,民国期间七月半时远比“七夕”、“清明”热闹的节日。


如今冷落只于祭祖驱鬼一项。

月冷西牆,今日闭关不出吧。



中元来源


“中元节”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祭。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云:


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


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对于祭祀亡灵,是个很好的选择。


我们可能听过这样的传说:


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还有另外一种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来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


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着吃不饱的生活。


目犍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


佛陀说:


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


中元习俗


古时,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此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


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


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人们认为,中元节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烧袱纸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也称“烧包”。


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


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


这是因为“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做茄饼


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



【送羊】


农历七月十五,还被称为“送羊节”。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在古代,羊代表吉祥之意。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


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


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


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不管是烧袱纸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祭先人,亦或是放河灯,即使是阴阳相隔,也隔不开彼此的牵挂和思念,坦然面对死亡,好好珍惜当下,是中元节真正的意义所在。


冰心有这么一段文字:


母亲, 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有些人一旦离开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些离开了的人啊,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过,还是会梦到那熟悉的身影,还是会想起那曾经的日子,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流眼泪。


我们都知道人总会有离开的一天,只是没想到,有些离别如此措手不及,他们在你身边的时候,你会觉得他们永远不会离开。


经历离别之后,你才发现自己有那么多的后悔,有时候,我们会想:如果时间能够倒退,该多好。


后来,我们终于明白:


有些事,有些人,错过了就不会再来。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阴阳相隔,彼处,此处,永无相见之时,只能为你点燃一盏长明灯,但愿它能照亮你来时的路!





《中元夜》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 中元夜彩灯如金如粟,红烛光照辉映,古人的中元节竟是如此热闹繁华,只是不知道,今夕,归去的路途在哪里?



《诗经·唐风·葛生》

佚名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 两相分离各自独处,倍感伤心。这生死不渝的爱情绝唱,可以穿越时空,成为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梦想与期许。



《中元》

徐集孙


今朝逢令节,依旧客殊乡。

禅衲同分席,清斋若过堂。

江茶浮水色,野菜带山香。

忽忆三秋菊,谁锄小迳荒。


✎ 佳节来临,不能回乡团圆,只能在独在异乡为异客。禅院中煮茶烧菜,倒也安闲,不过想到秋天来临,菊花怒放时节,谁人带锄于小径之上呢?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岗。


✎ 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 小儿持灯月下漫游,路过之处皆生光亮。正直中元节,愿这些许灯火,普度余生,寄送亡魂,照亮回家的路途。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阔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 晨光初露的草原,东方才刚刚发白,躺在草丛上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儿,须臾之间就 不见了,人生就是这样短暂啊!


想起你为我挑灯补衣的场面,仿佛昨日,却又已渺如云烟。


 

《醉和顔美中元夕绝句》

赵鼎


年年人月喜团圆,好在诗边又酒边。

莫道玄风只渔钓,也随世俗夜无眠。

 

✎ 中元节之所以为佳节,一则可以助诗兴,二则可以促酒兴。诗酒风流,好不快活人也!习俗的事情且不去管,只消得闲来垂钓,静候夜明。


《沈园二首》

陆游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 陆游、唐婉,六十年的情感与思念,六十年的无奈与愧疚,一个随沈园的落花作古于土下,一个满面尘霜,遗憾难消,往事无可追,只可叹幽梦太匆匆。



花木芳香,草长莺飞,一年一年的中元节,一天一天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记忆。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