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萬和堂[√]-中医院-百病都从湿瘀起,找到完整版身体7个“排湿口”,赶紧排吧

湿瘀

湿、瘀,都是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医贯》中对湿和瘀的关系是这样描述的:“气郁而湿滞,湿滞而成热,热郁而成痰,痰滞而血不行。”

湿: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人体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运动少,如果再加上心情不舒畅,就会导致脾胃功能欠佳,出现和“湿邪中阻”类似的症状,中医叫“内生湿邪”。

瘀:淤即血液运行不畅,有瘀血。血淤证可见于很多种疾病。血瘀的表现为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常在夜间加剧。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内者,坚硬按之不移,又称之为疤积。出血反复不止,色泽紫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

老中医常说的7个“化瘀排湿口”,找了很久才完整!

1、腋下极泉穴去心脏的郁火毒素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主神志,人体全身的气血都要流注于心,而且五脏六腑的魂魄都藏于此处。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的起始穴,它与心相连,集中了许多与心脏相联系的神经和血管。因此,对极泉穴进行弹拨,可以把刺激传导到心脏,去心脏的郁火毒素。经常弹拨极泉穴还具有使气血流通的作用,可宽胸理气,养护心肺。

2、肘窝处曲池、曲泽、尺泽穴去心肺毒素

肘窝是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的通行之所,分布着曲池、曲泽、尺泽等穴位。当血液中代谢产物过多时,血液黏稠度增加,经脉气血易滞留在肘关节,经络不通,引起心火肺热亢盛,会出现咽喉肿痛、咳嗽痰黄、心烦失眠等证。

按摩肘窝的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清热祛湿,安神利咽。将四指并拢,力度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地连续拍打左右两边数次,拍打时要注意节奏。

3、腘窝委中穴排毒祛湿最大通道

在腘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此外,“腰背委中求”,刺激委中穴还可以缓解腰酸背痛,所以平时可拍打此处5~10分钟至瘀斑痧点显出,每一两周拍打一次。

4、膝盖下方阴陵泉去脾湿

阴陵泉在膝盖下方,沿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它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在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每天用手指按揉这里10分钟以上即可。

5、小腿后面承山穴祛湿

承山穴位于人体小腿后面正中,肌肉浮起的尾端极。用指按住此穴,坚持1~2分钟,或揉此穴5分钟亦可。它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膀胱经主阳气,刺激承山穴可以振奋此处的阳气,而排除身体里的湿气。

6、丰隆穴健脾祛湿

丰隆穴位于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顾名思义,就是假借丰隆这个象声词,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所以说,多揉此穴,健脾祛湿的作用非常不错,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钟。

7、足三里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湿少不了

足三里穴是治脾腱胃的第一穴道,在祛湿方面当然也少不了它。它位于小腿前外侧,髌骨下缘往下4横指、胫骨外侧1横指,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有疏风化湿、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的作用。空闲的时候按揉足三里,一天要保证10分钟。晚上睡觉前,用艾条灸两侧足三里3-5分钟,最好灸之前先按足三里1-2分钟。

PS:《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所以很多祛湿祛瘀的口都和健脾相关。

体内湿气是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我们想要保证身体健康,远离疾病,首先就要排出我们体内的湿邪,如何排湿瘀呢,只要找到身体的“排湿瘀口”就可以了。我们人体有7个“排湿口”,找到这几个“排湿口”,打开阀门就可以把湿毒排出去,人就会少生病,不生瘀。当然,除了上面这些穴位除湿之外,食疗也是比较有作用的,红豆薏米粥也不要忘了吃哦!

萬和堂为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药急送服务,一个电话,药品免费送到家!免费送药电话:4008-648-999(市区外和处方药不予配送)






百年萬和堂  健康永相伴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